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搶救白海豚 不靠熱點

搶救白海豚 不靠熱點
2011-12-29
中國時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1122900066,00.html

插圖/YUSHA

陳昭倫

前天環保署召開六輕擴廠案的審查會,其中由六輕委託台大和中山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進行白海豚的調查報告。其結果指出,白海豚可能受到六輕排放廢水的影響,而減少族群數量。這樣的結果其實一點都不令人驚訝。

不要說是白海豚,同樣是呼吸由六輕排放出來的廢氣,生活在六輕附近的居民都因六輕造成的空汙造成的健康風險而死亡,白海豚不只呼吸同樣汙染的空氣、還游在酸化的海水裡、因為過度捕撈而吃不到食物,這樣淒慘的狀況跟在寒流被用冷水槍潑水的台北街友有何差別呢?這樣的結果還需要花大筆的經費作研究嗎?然而,仔細檢視這個團隊研究的內容,筆者發現一項可怕的論調將會是殺死白海豚最後的一把利刃。那就是嚴重誤用「熱點」,誤導白海豚保育。

「熱點」英文為hotspot,在生物學上有著嚴格的定義。這些定義在網路上的百科全書都可輕易查閱(http://zh.wikipedia.org/wiki/生物多樣性熱點)。生物的熱點為在界定一個受到人類威脅的地理區域擁有相當高的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hotspot),例如分布於菲律賓、印尼、巴布亞之間的三角區塊有超過八百種熱帶珊瑚、一千五百種魚和蝦貝就是被公認的「珊瑚三角帶」(Coral triangle)熱點。因此,六輕的研究團隊任意借用熱點描述單一物種白海豚出現頻率的高低,根本就是錯誤類比。

這樣的說法從國光石化的環評案就一直被誤用和誤導社會大眾,甚至出現白海豚會轉彎的荒謬論調。這些錯誤的研究以為白海豚只會出現在這些熱點上,其他海域只是得通過。因此在劃設保護區上一直在定義所謂最熱的熱點上空轉,不斷在公部門、廠商之間索取研究經費,真的是「研究再研究,一切照舊」。然而鯨豚野外觀察資料的累積曠日廢時,況且這個團隊所作的白海豚分布資料也被他們自己列為「極機密檔案」不容其他團體取得比較,更無法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接受檢驗,因此造成後續在保育策略的制定上一再的被推延,讓搶救白海豚的努力,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

相反的,多篇已發表在國際嚴格審查的學術報告都證明白海豚在台灣西海岸的棲地是無法切割的整個區塊,更無所謂錯誤的熱點,但卻完全不被保育當局採納,進而成為國際鯨豚學術間遺憾。因此,國光石化停建後近半年了,卻一直不見保育主管單位的動作,就是因為這些未被審查「熱點」謬論陰魂一直纏繞著,害慘了白海豚。筆者與多位國際學者也直接寫信給馬總統、農委會主委表達了白海豚棲地不可分割的重要性,也石沉大海,無法停止這樣錯誤概念的散播。

白海豚所受到的五大威脅包括:棲地消失;淡水減少輸入,影響食物來源;生活廢水以及農業與工業化學汙染;水下噪音;流刺網誤捕。這些鐵證如山的結論早在二○○七年就由國際鯨豚專家確認,也發表國際學術研究和著書。但是,五年過去了,台灣政府確依然聽不進這些建言。按照這牛步化的行政效率、錯誤百出的研究,筆者必需要悲觀的說,在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名錄中,東台灣海峽的族群很可能會在未來的幾年就可除名,不是因為我們保育有成,而是他們已完全消失於台灣。到時候是誰殺了白海豚,就不難而知了。

(作者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東臺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小組、IUCN瀕危物種名錄專家)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雲林海域變酸 危及白海豚/環評委員要求台塑提保育計畫

雲林海域變酸 危及白海豚/環評委員要求台塑提保育計畫
2011-12-27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27/today-life9.htm


圖為日前訴求拒絕國光石化、曾寫信給馬總統的兒童齊聚總統府前,向馬總統呼籲「請給我一個乾淨的未來」,並期盼與白海豚一起長大。 (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記者劉力仁、陳燦坤、張慧雯/綜合報導〕台塑委託學者進行雲林沿海中華白海豚生態調查,估計雲林沿海約有五十隻,生活在雲林南邊海域,新虎尾溪口、舊虎尾溪口至三條崙沿海一帶,由於棲地有惡化跡象,環評委員要求台塑六輕四期擴建第六次環境差異分析審查時,必須提出保育白海豚的計畫。

台塑委託學者調查

環保署昨天審查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周蓮香研究團隊進行「中華白海豚生態之調查研究計畫」,該研究團隊進行三年海上調查,出海一○二趟,海上奔馳了六六○九公里,其中七十二趟目擊到白海豚。經過比對分析,雲林沿海約有五十隻白海豚,其中三十九隻為少年期至成年期,其他為嬰幼期。

建議抽砂船降低噪音

研究團隊大致歸納出雲林縣北方海域濁水溪口一帶,白海豚比較罕見。周蓮香表示,pH值達到八以上,適合海洋生物生存,但該區域水質pH有下降趨勢,可能影響白海豚覓食,棲地品質惡化,這跟六輕排廢水有影響,但因果關係還要調查。

另外,研究團隊建議麥寮港進出船隻減速到六節左右,抽砂船也要降低噪音,營造適合海豚生存環境。

pH值小於8 魚類難存活

pH值七為中性(純水),pH大於七是鹼性,pH小於七是酸性,未受污染的海水pH值約八到八.四之間,呈弱鹼性。周蓮香表示,根據文獻報導,海水pH值下降,可能會影響動物產生鈣化組織的能力,降低海域的生產力,另外生物毒性實驗顯示,虱目魚苗在pH值小於八的水體養殖時,會開始出現死亡現象,所以海水pH值大於八以上,對於海洋生物的活動及覓食較為有利。

工業局代表在會中表示,六輕工業區的廢水排放口海水pH值確實比較低,台塑公司應該盡速解決廢水問題以及船隻減速。

台塑:願正視、改善

台塑公司回應指出,已遵照環保署要求,廠區排放水放流前予以稀釋,規定酸鹼值需維持在七.六以上,海域現測得的酸鹼值約八到九;至於船隻進入麥寮港減速一事,台塑已要求船公司配合,但船隻航行速度過慢易搖晃,所以要求作業船隻在不影響安全前提下減速。

台塑指出,目前該份調查報告僅針對雲林一帶海域,全貌尚未出爐,研究團隊僅是就海域變化提醒台塑留意,還無法證明兩者間有必然關係,但對團隊建議,台塑都願意正視並改善。

環團:台塑關廠才能根治污染

環團:台塑關廠才能根治污染
2011-12-27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27/today-life9-2.htm

〔記者陳燦坤、劉力仁/綜合報導〕學術團隊公布相關研究報告,指六輕附近海域水質酸化、船隻噪音等問題,都會危及白海豚生存,台塑表示已依照建議改善,但長期關注白海豚生態的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張恒嘉認為,唯有六輕關廠,環境污染才能根治。

六輕鄰近海域 招潮蟹不見了

張恒嘉指出,六輕對生態衝擊是無庸置疑的,這份報告等同再次證明生態團體看法正確,除了白海豚,鄰近海域過去密密麻麻的招潮蟹現在竟然看不到,珍稀動物黃金鼠耳蝠的雲林棲地在海拔五十公尺以下林地,沿海的口湖、四湖都曾發現其蹤跡,台西、麥寮一帶卻沒有相關紀錄,足見污染危害正逐漸擴及其他物種。

張恒嘉表示,只有台塑承諾關廠才能改善,但迄今看不到這個可能性,從延攬中油要角進入經營團隊到擴廠,都說明台塑想繼續增加產能。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執行秘書甘宸宜表示,這項研究清楚呈現白海豚棲地惡化,生存出現危機,但只針對雲林海域並不夠,一隻白海豚為了覓食,活動範圍可以長達一百多公里,其他地區也要研究累積資料,以展現台灣白海豚保育全貌,台塑六輕四期擴廠第六次環境差異分析要講清楚如何保育白海豚。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環團人士實際出海觀察白海豚,感覺到白海豚日漸消瘦,數量也有減少,環團想瞭解的不只是白海豚的數量有多少隻,還想要瞭解六輕排出的廢水到底有那些重金屬或有毒物質?白海豚覓食的魚類體內重金屬含量如何?因為這些因子不僅影響到當地海域的魚類生存及漁業,也間接影響到白海豚的生存。

六輕所在地 中華白海豚難活

六輕所在地 中華白海豚難活
2011/12/27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48240

作者:楊慧玉

【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國光石化案讓中華白海豚聲名大噪。經環保署強制要求,由台塑委託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進行的中華白海豚生態調查,昨在環保署召開環評。調查顯示,六輕工業區所在的雲林北岸因酸度過高,白海豚無法棲息,出現次數甚低,恐與六輕廢水排放有關。

該研究主要針對雲林沿海中華白海豚近三年的生態做調查,包括空間分布、群體數量與組成、環境影響等。在分布區域部分,共目擊到白海豚一百一十八群次,雲林北岸只有三群次,其他則主要分布於雲林中南海域。環評委員決議要求台塑應針對此提出整體環境保育計畫、策略與具體方法,並納入台塑六輕四期擴建環評監督。

據研究顯示,雲林沿海的中華白海豚主要出現於酸鹼值較高的區域,覓食行為明顯受PH值降低而減少頻率。周蓮香表示,雖目前無法明確指出其因果關係,但據生物毒性實驗,虱目魚苗在PH值小於八時,開始有死亡現象,因此建議附近海域的PH值最好能在八以上。

工業局指出,既然海水的PH值會影響白海豚生存,未來台塑應更注意電廠排水的監測值,麥寮工業港船隻的進出、抽沙船航道疏濬等都以「不干擾」為考量。

可能是為了覓食,白海豚有時會往深海移動,有時會在溪口附近打轉、繞圈。據調查,最愛在新虎尾溪口覓食,其他如舊虎尾溪口、三條輪、箔子寮則兼具移動廊道與覓食區的功能;至於在新興工業區附近,則少見覓食行為。

周蓮香並建議,在不影響航行安全下,麥寮港進出船隻應減速至六節左右;抽砂船在進行疏濬或外海拋砂時,應加強監控與海豚活動的關係,作業過程應避免疏濬噪音、或拋砂產生的大量懸浮微粒對海豚造成影響。

周蓮香表示,白海豚以舊虎尾溪口與台子村兩處沿海密度最高。經比對發現,近三年雲林沿海累積目擊的白海豚有四十八隻,重複目擊率達百分之九十,即表示該區為其重要棲地;其中並有百分之四十八群次為母子對,則顯示該區為重要的生殖育幼地。而北岸則因酸鹼值較低,就算出現,也只是「移動旅行」為主。

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則表示,調查單位應提供魚類重金屬含量,才能知道六輕的廢水中含有什麼,是否影響白海豚健康,而六輕也應該提出改善計畫。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雲林北海域水質酸 白海豚難棲

雲林北海域水質酸 白海豚難棲
1001226
中央社
http://www2.cna.com.tw/News/aALL/201112260102.aspx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6日電)台塑六輕四期擴建可能影響當地生態。環保署今天舉行白海豚生態調查審查會議,報告指出雲林北部海水PH值偏低、船隻噪音都可能影響白海豚棲息,因此要求台塑提出環境保護計劃。

環保署今天舉行「中華白海豚生態之調查研究計畫(雲林沿海)98~100年調查成果」專案小組審查會議,台塑關係企業針對六輕四期擴建環評報告,委託自然生態保育協會進行白海豚的生態調查。

自然生態保育協會代表、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報告時指出,在雲林沿海進行的海上調查共目擊118群次的白海豚,而白海豚主要分布在雲林中南海域,雲林麥寮港北堤以北只記錄到3群次,雲林南則超過100群次,雲林南目擊率最高,是重要熱區。

周蓮香表示,雲林沿海每年至少可目擊39隻白海豚個體,以年輕個體居多;海上調查也發現48%群次有母子對,而南海域目擊率高、母子對比例高,是重要育幼地和熱點棲地,北海域則罕見白海豚且以移動為主,海水PH值較低,也使白海豚覓食行為受影響而降低頻率。

環評委員則指出,調查既然透過水下聲學儀監測海豚活動,應進一步釐清水下噪音對白海豚通訊的干擾有多大,例如麥寮港船隻的速度、抽砂船進行航道疏濬或外海拋砂對白海豚的影響。

環評委員也表示,根據過去文獻發現,海水PH值下降時,對海洋生物幼年時期生長可能有不良影響,而雲林北海域的海水PH值偏低也影響白海豚的棲息和覓食;而海水PH值較低是否受到附近的麥寮工業區影響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與會的環團代表、彰化環保聯盟也指出,調查單位應提供魚類重金屬含量,才能知道六輕的廢水中含有什麼東西,而魚類重金屬也會影響白海豚健康,當地白海豚很瘦、外傷也很多,調查單位應進一步提供白海豚的健康度和體態等資料,而六輕也應該提出廢水減量計畫。

環評會議主席最後裁示,請開發單位提供補充資料外,也希望能提出白海豚復育或保育的整體環境保護計劃或策略,並納入台塑六輕四期擴建的環評監督。

白海豚調查 雲林估計50隻

白海豚調查 雲林估計50隻
2011/12/26
自由時報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84602&type=%E7%94%9F%E6%B4%BB


從梧棲觀光漁港搭船出海,即可看到白海豚蹤影。(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記者張菁雅翻攝)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台塑委託台大教授周蓮香進行雲林沿海白海豚調查,估計雲林沿海約有50隻左右,其中39隻為少年期至成年期,其他為嬰幼期,就地域分配,主要在雲林南邊海域,新虎尾溪口、舊虎尾溪口至三條崙沿海一帶。

環保署上午審查周蓮香研究團隊進行「中華白海豚生態之調查研究計畫」,研究團隊進行3年海上調查,共出海102趟,共6609公里距離,其中72趟目擊到白海豚。大致歸納出雲林縣北方海域濁水溪口一帶,白海豚比較罕見,研判跟該區域水質PH下降,影響覓食有關,比對2002至2004年進行研究,研判棲地利用狀況有可能改變。

周蓮香建議針對雲林北邊海域進行密切海洋監測,PH值達到8以上,適合海洋生物生存,麥寮港進出船隻減速到六節左右,減少噪音,營造適合海豚生存環境。

白海豚雲林現身 集中六輕以南

白海豚雲林現身 集中六輕以南
2011-12-26
公視中晝新聞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99136

根據台塑公司委託台大教授周蓮香、所做的最新調查發現,中華白海豚也在雲林海域出現,數量大約有39到42隻,集中在新虎尾溪河口以南的海域,因為那邊有許多白海豚愛吃的魚類。不過在六輕工業區以北卻不太看得到白海豚,推測可能是六輕的放流水造成海水PH值偏低,影響了覓食行為。

六輕工業區佔據了濁水溪口以南的海岸線,中華白海豚還會游到附近來嗎?根據台大教授周蓮香,這三年來的調查發現,雲林海域大概有到39隻到42隻白海豚出現,不過全都集中在六輕工業區以南,而雲林北邊海域很少出現白海豚來覓食,推測可能是工業區排放的廢水,讓海水的PH值降到8以下導致的。

遠離六輕工業區,中華白海豚出現的頻率就增加了,其中新虎尾溪口更是白海豚出現的熱區,因為這裡漁業資源相當豐富,都是牠們愛吃的食餌漁類,周蓮香更指出,這三四十隻族群,92%是屬於青少年期,也出現了媽媽帶著小孩的情況,每年至少出現了11到14對的母子檔。

不過相較於之前周蓮香團隊調查,發現全台有84到86隻中華白海豚,雲林海域的數量大約只有一半不到,明顯偏少,是不是受到台塑六輕工業區的設立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記者林靜梅 邱福財 台北報導。

六輕工業區廢水及船舶影響中華白海豚棲地生態

六輕工業區廢水及船舶影響中華白海豚棲地生態
2011-12-26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30503/132011122600851.html

【中廣新聞/翁千惠】

環署今天召開「台塑六輕四期擴建專案」審查會議,針對此擴建案對「白海豚棲地活動空間的影響」進行探討,研究團隊調查指出,雲林南部海域是「中華白海豚」的熱點棲地,開發單位應對廢水排放及船舶噪音等加強監控,並對白海豚復育及保護計畫納入後續環評。

環保署對台塑六輕四期擴建環境影響變化今天召開「中華白海豚生態調查計畫」專案審查會議,開發單位台塑公司委託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周蓮香對白海豚的空間分布、移動模式及棲地利用進行3年的海上調查,了解六輕四期擴建對白海豚棲地活動空間的影響,探討雲林離島工業區開發對棲地的關聯性與白海豚復育提出具體建議。

根據研究團隊調查發現,六輕工業區以北所排放出來的廢流水不利於白海豚的生態,雲林麥寮北堤所紀錄到的海豚群次明顯較南側少,顯示雲林南部海域是中華白海豚的熱點棲地,認為開發單位台塑公司應該針對廢水問題加強監測,周蓮香說,『PH值可能影響滿多的。所以我們建議最好附近水域、牠的棲地,PH值能維持在8以上。』

環評委員指出,水下環境如船舶水下的噪音對白海豚訓號的干擾及白海豚對抽砂船噪音的容忍量都會影響將來對船舶速度及數量的限制,附近海岸的PH值也會影響到白海豚覓食的漁業資源及生活喜好,經濟部工業局要求台塑公司應該盡速解決廢水問題以及船隻減速。

會議決定開發單位應就整體環境針對白海豚環境保護計畫納入後續環評辦理。

白海豚變少了!六輕擴建須提保育計畫

白海豚變少了!六輕擴建須提保育計畫
2011.12.2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804983.shtml


台大教授發表調查報告,顯示白海豚族群減少確與六輕有關。圖為今年8月環保團體帶著白海豚模型,到凱達格蘭大道抗議的畫面。報系資料照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海水酸度過高 白海豚減少

台大教授周蓮香上午發布一項雲林沿海中華白海豚生態調查顯示,最近3年總共目擊到白海豚118群次,其中雲林北岸只有3群次,而雲林南岸則有106群次,而雲林北岸恰是六輕工業區所在,顯示六輕附近的海域因石化業廢水排放,導致酸度過高,使白海豚無法棲息而減少。

環保署環評委員會中午做出結論,強力要求台塑要送審六輕4.6期擴建計畫時,必須提出保育中華白海豚的計畫、策略與具體方法。

台大教授:海水PH值應8以上

周蓮香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建議雲林附近海域的PH值(酸鹼值)最好能達8以上,麥寮港出入船隻在不影響航行安全下,船隻減速至六節左右,抽砂船在進行疏濬或外海拋砂時,應加強監控與海豚活動的關係,作業過程應避免疏濬噪音、或拋砂產生的大量懸浮微粒對海豚造成影響。

台塑關係企業在送六輕四期擴建計畫時,曾被環保署強制要求進行雲林沿岸白海豚生態調查研究計畫,台塑因此委託周蓮香及中山大學教授陳孟仙進行研究。自97年迄今為期三年的海上調查,及去年開始的兩年水下聲學儀監測,總計102趟有效出海調查,總共目擊118群次白海豚,其中109群次屬有效目擊。

雲林中南岸 目擊率達9成

調查顯示,由麥寮港北堤以北的雲林北岸,只記錄到3群次,而白海豚出現群次最密集在麥寮港以南至台子村沿岸,以舊虎尾溪口與台子村兩處沿海密度最高。

周蓮香表示,經比對發現,近三年在雲林沿海累積目擊到的白海豚約有48隻,如再加上嬰幼海豚,每年約有50隻在雲林海岸活動,其中重覆目擊率約9成都在雲林中南岸,顯示白海豚可能因無法忍受北岸六輕排放水造的海水酸值過高,因此使白海豚多集在雲林中南海岸活動、覓食,而白海豚很少出現在雲林北岸,就算有出現,也只是以「移動旅行」為主。

同一研究也顯示,白海豚主要多離岸3公里內,且水深淺於15米的近岸水域活動,並在此一狹窄的淺水海域南北來往移動。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疑慮未除…鳥嘴潭人工湖 環評遭擋下

疑慮未除…鳥嘴潭人工湖 環評遭擋下
2011.12.1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785583.shtml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水利署為解決中部地區搶水大戰,擬在烏溪興建連續七座的鳥嘴潭人工湖,預計可填補南投彰化地區未來的公共給水缺口,減緩彰化地區地層下陷。但今天在環保署的環評初審會中,遭地方政府和環評委員強烈質疑,直指該工程不但會加重沿岸「風吹沙」,也可能加重烏溪汙染,萬一發生重大天災,七座人工湖可能潰壩,造成中部浩劫。

由於水利署的說明無法化解各界疑慮,環保署環評委員會決議全案「補件再審」。

鳥嘴潭人工湖位於烏溪上游,經濟部水利署表示,預計興建七座人工湖,整體滿水位時蓄水面積約127公頃、蓄水容量約1450萬噸,預計完工後可供應草屯地區每日約4萬噸、彰化地區每日約26萬噸,年供水量超過1億噸,並備援集集淨水場無法供水以及南投、名間的緊急之用,以因應因中科三、四期等科學園區開發案後,屢屢發生農民與科大廠搶水的問題。

環保署上午舉行環評初審時,水利署強調完工後可填補南投、彰化地區120年時的公共用水,減緩彰化地層下陷問題,但台中市、南投縣環保局都提出多項質疑;包括:1.水利署先前提出大度攔河堰計畫,已被環保署要求進入二階環評,至今還未有結果,又再推鳥嘴潭人工湖,兩計畫如同在烏溪取水,但烏溪根本無水可支援,且無法負荷。2烏溪沿岸冬季風吹沙嚴重,一旦該工程再開挖,加上土方帶來揚塵,恐造成沿岸整日風沙遮日,居民難以忍受。

官員並質疑,烏溪水質已屬中度汙染,上游驗出大腸桿菌、鉛、鎘含量,且中科三、四期等工業區排放水也排放烏溪,再加上人工湖工程,恐影響沿線民眾飲用水安全。

環評委員也強烈質疑,鳥嘴潭人工湖一連七座人工湖的設計世界少見,湖區也有車籠埔支斷層─隘寮斷層通過,且開挖深度約21米,與日月潭差不多,如果碰到如921、88之類的重大災害,恐形成連鎖效應,造成大災難。

也有委員表示,該水域有8科17種魚類,是否會對魚類造成危害,仍有疑慮;再者中華白海豚種類減少原因之一,正是烏溪出海口水量太少,開發案是否會影響白海豚生存必須評估。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台中綠色影展加映場:《白海豚要回家》紀錄片放映暨導演座談

《白海豚要回家 A Promised Home in the Sea》紀錄片放映 + 導演映後座談

主辦單位: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場地提供:國立台中圖書館

時間:12月18日(星期日)上午10:00-12:00
地點:國立台中圖書館10樓放映室(台中市北區精武路291之3號)

放映影片:
白海豚要回家 A Promised Home in the Sea
簡毓群/48min/中文發音/中文字幕/2011

中華白海豚早已存活在台灣西部海岸至少數千百萬年,不過直到2002年,台灣才正式證實牠們的存在。
長期的島嶼隔離使得台灣的中華白海豚逐漸演化出有別於亞洲其他各國的種群,但是因為人為長期的環境干擾及破壞,導致牠們族群面臨瀕臨絕種的困境,目前僅存七十多隻。
近年,歷經台灣公民運動的保育聲援,政府將劃設「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透過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甘宸宜及海洋生態攝影師林文集的保育行動,白海豚要回家,我們真的能夠給牠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嗎?>>預告搶先看

※ 座位有限,請盡早到場入座。
前20名到場觀影的朋友,我們還會送您白海豚明信片一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