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沒有旁觀者的時代

各位朋友:
如果您也認同「不能再有旁觀者」,那麼我們很樂意推薦您「不再是旁觀者」的幾個選項。

● 環境信託認股,守護濁水溪口溼地。
購買《溼地‧石化‧島嶼想像》
(2011/1/6出版,版稅將捐予反國光石化運動專戶)。
捐款支持我們的行動(小額定期捐款按這裡
 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城中分行(代號:017)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帳號:017-09-15465-1

(每筆捐款均開立正式收據,可依法申報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或列報為當年度費用)

● 將《沒有旁觀者的時代》一文與上述三種選項,推薦給兩位朋友。


沒有旁觀者的時代


作者/吳明益(東華大學華文系所副教授、中興大學人社中心研究員)

這篇文章是為了2011年1月6日,即將由有鹿文化出版的《溼地‧石化‧島嶼想像》的反國光石化文集所寫的序。該書盡可能結集了這段時間以來具代表性的論述與報導,結合攝影,全部作者無稿酬,版稅全交由彰化環保聯盟的反國光石化專戶,做為反國光石化基金。



大概是大二還是大三的時候,有一年我因著朋友的關係,到當時的敦南誠品地下室,看了一系列當時還非常新鮮的「環境記錄片」。那時對我來說,李長榮化工廠,二仁溪,後勁……,幾乎都只存在遙遠的時空裡。但二十年過去了,有一幕還留在我的腦海裡。一位後勁當地的居民對著鏡頭指著地下水說:「這款水哪會喝得?番仔火一刻就著(to̍h)起來」。

彼時,在那個黑暗的地下室,我也覺得心底有什麼物事被點著了。


我常常認為,直到今日,政府常將環保做為口號,但實際上卻逆其道而行,跟戰後臺灣所形塑的文化氛圍有關。

戰後島嶼殘破,國民黨政府初期以扶植水泥、電力、伐木造紙等公營事業為主,1952年美國恢復對台經援,政府開始以龐大的資金,以及接收自臺灣總督府的固定資產,扶植資本家,造就了橫跨基礎工業、金融、貿易、交通運輸和通訊等部門的經濟體,並確立以國家資本為主的經濟發展策略。這個時期,臺灣政府常宣稱是「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階段,其實,回過頭看,比較像是「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滅殺農業」。

當時的工業重心放在紡織、造紙、水泥、石化等產業上,而這些產業又需要大量電力與水資源,於是水庫與電廠開始大規模建造,森林被無計畫性地伐取,終於大幅度地影響了島嶼的自然面貌,形成今日多難之島的芻型。而彼時為發展工業,土地資本也大量被轉換為工業資本,於是農業勞力被迫湧入都市的商業與工業體系內。這段時期內接受政府援助的企業,日後成為臺灣私營企業壟斷市場的主要財團(如台塑、台鳳、台泥、台紙等等)。財團以支持政權來換取經濟上的掖助,形成官僚體系與財團體系共生的狀況。

回想起來,我出生的七○年代普遍被認為是台灣社會漸漸轉成工、商業社會的時刻,但當時臺灣承接的是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大量輸出淘汰的工業,許多學者稱那是美國的「毒物輸出」(export of hazardous)政策。到了我唸小學的七○年代末,臺灣四十七條主要及次要河川,已有半數以上嚴重污染,供應西部主要糧倉的河流幾無一倖免,我從童年開始,就注定不是活在曾經存在過的美麗之島上。

而我們的法令像開玩笑似地追著土地的傷口跑,1974年才制定「水污染防制法」,隔年制定「空氣污染防制法」,直到1986年才制定「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而在此之前,已發生過氯氣外洩(1978)、多氯聯苯中毒(1979)等嚴重事件了。所謂經濟起飛的時代,不如說是以自然資本為燃料的結果。而更可悲的是,島嶼終於形成一個對自然環境缺乏敬意的社會文化體,並將負債留給未來。

而石化產業,正是臺灣此類剝削、宰制型產業的象徵與縮影。

1946年,國民政府從日本政府接手了半屏山麓所設立的海軍第六燃料廠(1941),轉型為「中油高雄煉油總廠」。1968年設立一輕,1975年設立二輕,三輕與四輕分別在 1978年與1984年於林園設廠。不久,大社、仁武、大林埔成為石化中游業的聚集處。1995年五輕設立,而一度被宜蘭人拒絕的王氏企業六輕1998年於麥寮開始營運,台灣的石化業從一開始美商介入投資,到國資、黨資、民資的共謀,終於扶植出中油與台塑這兩隻,以島嶼的未來為食的巨獸。



從十幾年前意外開始動筆寫自己一些踏查經驗以來,除了感受到野地的美與力量之外,我也看到了土地被剝削後的殘貌:世界名列前矛的公路密度、永遠灰濛濛的天空、乾涸且水泥化的溪流、被禁錮的海岸,以及逐漸退縮、消失,怯生生遠離人群的野地……我始終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揮之不去。那就是我所描寫的一切、賦予我思考的一切俱皆來自於土地,那麼像我這類的人,是否像商人宣稱自己只管賺錢那樣,責任就僅止於躲在望遠鏡後面,躲在文字的叢林裡,然後揮揮手跟後來者說:這世界真美好,或這世界真糟糕,然後就能繼續安穩、無愧地寫作下去?

每回想到這裡,我就想起那些活在「番仔火一刻就著」陰影裡的人們,我就想起那些住在天會下黑雨村莊裡的人們,我就想起那些曾經到海邊走一圈,到山裡過幾晚,日子就能過下去的人們。我們失去的是假日的風景,而他們失去的是生活本身。


今年初到中興大學任人社中心研究員時,一次偶然的踏查行程,與邱貴芬老師、莊秉潔老師到了芳苑。那次為我們導覽的,正是常年投入反國光石化的蔡嘉陽先生,與國內最重要的環境記錄片導演柯金源先生。走在那片柔軟的,仍具生命力的溼地上,一位採蚵的謝素阿嬤手扶著她的牛車,用我聽過最鮮活的語言祝福這群其實還不瞭解事件深層因素的參訪者,原因只是她希望這群她眼中的「教授們」,「有知識的人」,能把當地漁民與居民忍受的污染與心中對八輕的恐懼讓更多人知道。我腦袋裡響起「青蚵仔嫂」想到或許未來,那句「卜吃青蚵仔喂,是免驚瞴」的歌詞,都要改過了。

回程時我滿羞愧地看著車窗後逐漸遠去的,海浪持續漲落,插滿孤寂蚵架的灰色海岸。二十年前,那支劃過閴黑地下室的火柴意象又重回我的腦海。

這麼多年了,我們還是只能站在地下室的某個角落,掉幾滴眼淚而已嗎?


在每個環境事件中,政治勢力、資本家、地方人士、環境團體、專業研究者、一般民眾,往往形成時而對抗時而聯合的複雜關係。此次數度更易地點,最終演化為民股與官股結盟的國光石化案更是如此,政商關係,乃至於政商與學界的關係,盤根錯結。

所幸民間的NGO團體如搶救媽祖魚聯盟、彰化環保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等,結合了一群既能衝鋒陷陣,又能為整合相關資訊,為弱勢一方發出正義的聲音的人,終於以白海豚與國民信託的議題,引發了社會的全面性關注。

而我則幸運地目睹了那次踏查後,幾位關心此議題的學者如陳吉仲教授、莊秉潔教授,透過邱貴芬教授的邀請,促成了從空污、健康風險、經濟層面上反駁國光石化的理性力量。日後又透過跨領域的學者,結合生態、溼地、產業研究者,提出挑戰的聲音,並形成第一波的學者連署風潮。自此而後,藝文界、醫師、律師、年輕朋友……等過去或在這類事件中選擇旁觀的「知識份子」,終於與原本長期關心的環運人士,結合成一股思維既縝密又基進,行動卻溫和、理性的反國光石化力量,讓弱勢地方民眾的聲音不再孤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多以來,環運人士、學者、作家、藝術家等各界人士投書不斷,對國光石化的盲目開發形成一股從論述、文字出發的壓力。一次在一個文學獎評審會議的場合,吳晟老師跟我談起來編纂這樣一本文集的可能性。吳晟老師認為,這不但是重要的文獻記錄,也是身為寫作者可以做的事,既可以藉訴說展現出過去石化發展的荒謬性,也要感染更多人,教育更多人。

我們隨即分頭蒐集各項資訊。很幸運地,詩人許悔之的有鹿出版社,為我們實現了這種想法的可能性。於是,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吳晟老師與有鹿的主編宜倩、以及我的編輯助理書帆,蒐羅整理、編制年表、擬定書稿,並邀請了見證臺灣環境運動史的柯金源導演,從提供照片的胡慕情等幾位朋友的影像中,找出最具代表性、震撼力、搭配文章的影像記錄。收入這本這本反國光石化文集的每篇文章每段文字每幅照片,都是從這片土地生長出來的,既有科學家論述,也有詩人、歌者的合聲,更有常年默默為我們記錄、報導不平事件的無數雙眼睛。所有作者均不支酬,就彷彿此刻地球上的每種生物,都在為彼此的生存,盡某種程度的免費「生態服務」似的。

因為這本書的每個短句,都含有對島嶼未來的想像。


環境經濟學家舒馬克(E. F. Schumacher)在七○年代就曾說,我們在計算獲利時,常常剔除了自然界的「免費財」(free goods)。這使得我們在信仰開發主義時,不免以為我們毀壞的是毫無價值的自然界。而他認為這個邏輯上最荒誕,最具有文明的毀滅性的是,假裝每件東西都有一個價格。換句話說,金錢變成所有價值的最高境界。他認為人類一切經濟來自土地,因此發展適合土地的經濟體制才是明智的。

當年敲鑼打鼓舞獅迎接台塑的人們,今日還認為公安頻頻的六輕是適合麥寮的經濟體制嗎?那些與財團獲利相較之下如此微薄的賠償金,真能撫慰我們失去生活與海岸線,乃至於乾淨海水與空氣,乃至於萬千生命的哀慟嗎?

我們或可想想另一位經濟學者赫曼.達利(Herman Daly)對「成長」與「發展」的不同定義:他認為,隨著投入物質增多所增加的大小,稱為「成長」,而「發展」則是更充分與更大潛力的真實性。簡單地說,成長強調的是「變得更多」,而發展則是指「變得更好」。這裡的聲音,要的是發展,而不單單只是成長而已。何況,看完這本書以後,你會發現,連成長都是編造的謊言。只有特定人士的口袋成長,這才是事實。



我個人因無能且非常可恥地未站到第一線參與運動,涉入也淺薄,又缺乏科學研究的能力。當吳晟老師提出這個計畫時,只好硬著頭皮協助編輯作業,並不適格地撰寫此序。這是我所能做的,一種微薄的償還。執筆寫這篇文章之時,經濟部以不合法理程序所舉辦的「行政聽證會」,正落在我們所編寫的年表的最後一行。但事件必然會繼續下去,我們需要更多人理性瞭解此事,並且用你可能的力量投入。

各位讀者,我懇請您翻閱這本書,並且思考如何行動。只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座生態系,我們的島嶼就是一座生態系,不是只有當地人會吃到毒蚵,也不是只有當地人才會吸到飄散的空氣,而海終有一天會將她無法消化的物事,重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我們得想辦法,捏熄那個始終在島民瞳孔中,熊熊燃燒的恐懼。

因為,人類越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複雜的運作體系,就越證明此刻是一個沒有旁觀者的時代


沒有旁觀者的時代


原文出自 http://www.facebook.com/#!/notes/wu-ming-yi/mei-you-pang-guan-zhe-de-shi-dai/468662107822

且讓我們踏出「不再是旁觀者」的一步!
● 環境信託認股,守護濁水溪口溼地。
購買《溼地‧石化‧島嶼想像》(2011/1/6出版,版稅將捐予反國光石化運動專戶)。
捐款支持我們的行動(小額定期捐款按這裡
 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城中分行(代號:017)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帳號:017-09-15465-1

(每筆捐款均開立正式收據,可依法申報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或列報為當年度費用)

● 將《沒有旁觀者的時代》一文與上述三種選項,推薦給兩位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