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送防毒面具 抗議建大度攔河堰 2010-12-23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0,5248,11050610x112010122300215,00.html 盧金足/台中報導拒絕毒害▲環保團體22日送防毒面具給胡志強市長當禮物,「祝賀」就職,表達抗議興建大度攔河堰的立場。 (盧金足攝) 台中市長胡志強還未上任,台中縣的問題先找上門!環保團體昨天到市政府前演行動劇,反對花二百多億興建大度攔河堰,只為供給「國光石化」用水,中部空氣亮紅燈,特地送了防毒面具當大禮,祝賀市長胡志強就職。 副市長蕭家淇對興建大度攔河堰,是否涉及環境汙染,表示水資源規畫是中央的業務,希望中央進行環評後,在開發和生態上找到平衡點。 台中縣市將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原本屬於台中縣業務的「大度攔河堰」開發案,成為大台中市政府必須處理面對的重大環保議題;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等民間環保團體,昨天到市府廣場前,送防毒面具給市長胡志強,因未申請集會遊行,引起警方關切。 環保團體說,興建大度攔河堰為提供國光石化營運所需水源,影響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生態,威脅瀕臨絕種媽祖魚(白海豚)的生存,也會使下游揚塵更加嚴重,擔心屆時台中市民恐怕連呼吸都要猶豫,隨身攜帶防毒面具和面紙一樣普遍。 台灣生態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等團體抗議,大度攔河堰就是供給「國光石化」每天四○萬噸的用水,政府花二百多億經費所興建的攔河堰,二分之一的用水卻都給單一民間投資案,還排擠其他農業用水,相當不公平,堅決反對興建大度攔河堰。 在首屆直轄市市長就職之日前夕,胡志強收到防毒面具的特別賀禮,要求宣示反對興建大度攔河堰及國光石化的立場,不要讓防毒命具遮去人民的笑容和健康。 今天上午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也將舉辦大度攔河堰位址現墈,下午要在鹿港鎮公所召開公聽會,環保團體強調仍然會到場表達反對心聲。
反國光石化 環團促胡志強嚴把關 2010-12-23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23/today-center10.htm反對大度攔河堰、國光石化的環保團體在市府上演行動劇。 (記者張菁雅攝) 大度攔河堰 將影響河川生態 〔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環保團體二十二日至台中市政府廣場陳情,反對興建大度攔河堰與國光石化,環保團體指出,大度攔河堰主要供應國光石化用水,這兩項開發案將嚴重危害台中空氣品質與人民健康,要求市長胡志強表達堅定反對的決心。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生態學會、台中市新環境促進會、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等團體,昨天在市府廣場前高喊「反建大度堰,守護媽祖魚」、「反國光,保健康」,並戴上胡志強的面具,上演行動劇,要求市府重視大度攔河堰與國光石化對環境帶來的衝擊。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表示,大度攔河堰位於台中縣與彰化縣交界處,原本屬台中縣政府業務,合併升格後將成為台中直轄市必須面對的重大案件,該工程唯一目的是供給彰化縣境內工業用水,其中又以國光石化為主要供給對象;大度攔河堰除了削弱河川的自淨作用,也會影響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生態,嚴重威脅瀕臨絕種的媽祖魚(白海豚)。 該聯盟也說,台中已經是全台灣空氣品質最糟糕的地區,大度攔河堰促成國光石化開發案營運後,產生的空氣污染物及懸浮微粒將使全台灣每人壽命平均減少二十三天,若以合併前的台中縣市來看,市民壽命分別減少二十九天及三十二天,未來可能必須隨身攜帶防毒面具。 但副市長蕭家淇表示,大度攔河堰案涉及中央對全國水資源的規劃,市府尊重中央規劃,同時會向中央反映地方心聲;國光石化也是中央的業務,市府希望此案在環評時能嚴格審查,確保中部地區空氣品質。
大肚攔河堰開發 環團抗議 2010.12.23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6050616.shtml 記者喻文玟、張明慧╱台中報導 多個環保團體昨天在台中市政府前陳請,呼籲縣市合併之後,環保單位能重視「大肚攔河堰」開發案,不要讓大肚溪下游揚塵問題惡化。台中縣、市政府環保局承辦員不約而同說:「再幾天我就不在這個職務了,無法回答。」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說,此開發案涉及全國水資源規劃,地方政府會反映民意。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發言人甘宸宜指出,此開發案完成後,每天將供應80萬噸的用水,其中40萬噸給國光石化,另外40萬噸用水提供給彰濱工業區、中科四期使用。 環保團體指出,長期攔截淡水,會影響大肚溪口生態,嚴重威脅瀕臨絕種的白海豚生存,也會讓下游水量減少,河床已經沒有植被,揚塵問題會更嚴重,造成中彰投地區空氣品質惡化。 台中縣環保局表示,環保局只負責審查環境影響評估送審時,且審理時委員一再強調,必須「不影響農民的灌溉用水為原則」,這是國家經濟重要建設,並非地方環保單位可否決。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說,大肚攔河堰是中央整體的水資源規劃案,地方政府沒有權利可以否決,但是一定會傳達民意。
搶救白海豚 師生籲勿為國光護航 2010/12/20 自由時報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20/78/2jao3.html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社大與中華醫事科大護理系師生百餘人昨天前往台南四鯤鯓海岸撿拾海灘垃圾,學生們反對國光石化,並戴上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等官員的面具,要求官員不要為國光護航,賤賣國土,當賣國賊。 台南社大與中華醫事科大護理系師生昨天下午參加社大海廢社定期的海灘監測及撿拾海灘垃圾活動,並於活動前召開「禁搶國家寶藏,白海豚不陪葬」記者會,呼籲中央政府少數政客與環評委員不要當賣國賊。 台南社大並製作一隻十公尺的白海豚,學生則戴上馬英九、吳敦義、環保署長沈世宏、經濟部長施顏祥、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的面具,希望大家為珍稀白海豚及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不要賤賣國土。 中華醫事科大教授黃煥彰表示,濁水溪北岸是台灣最大的一塊泥灘地,也是台灣的寶地,但政府無視於石化業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及人體健康的危害,為了興建國光石化不惜以一平方公尺才一百元的價格賤賣我們的土地,如果一旦成真,賤賣土地的官員無異是賣國賊。 學生文美方、徐莉文說,她們實際走訪泥灘地,發現當地環境真的很漂亮,看到無數的招潮蟹、彈塗魚和水鳥,還有蚵民的牛車行駛其間,看了很感動,訝異台灣還有這麼美麗的海岸,如果不見了實在很可惜。
綠世代的環境總體檢──2010國內外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合辦單位:台灣環保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荒野保護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彰化環保聯盟、國立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持續邀請中) 「綠世代(Green Generation)」意味著,邁入綠色世代之際必須開始思考,我們要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讓孩子能繼續安然生存於母親大地之上?現在這個階段,即是全人類改變生活的轉捩點。環境資訊協會邀請各位綠世代的公民,在歲末年終之際,透過回顧當年重要的國內外環境新聞,檢討過去一年發生的環境事件,再次省思環境問題與我們人類之間的關係! 讓我們來決定,什麼樣的環境新聞,是必須再一次喚起大家重視的?● 票選日期:2010/12/13~2011/1/3 ● 票選方式:請依照直覺勾選您認為重要的新聞,數量不限。 ● 務必詳細填寫聯絡方式,以便寄送抽獎贈品( 獎品看這裡 ) 我要投票
不只為了白海豚 2010-12-13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13/today-article1.htm ◎莊芳華 圖◎歐笠嵬 不只為了白海豚 超過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的經濟開發政策,以不計環境後果的思維模式,著重於水泥與石化兩大工業。 「辜家企業」當年在蔣家政權扶植下,於1950年,創立全台灣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台灣水泥」,吸納資金,引導台灣經濟一路發展的指標方向。砍伐森林,是水泥事業的先鋒,然後刨開山脈、運走土石,開闢工廠、煅成一包包水泥,銷售市場,鼓勵房產業大肆發展,於是從鄉間到城市、從山巔到出海口、從水壩到河川渠道,一路風塵僕僕,蒼翠蓊鬱的福爾摩沙,終於成就今日水泥堡的景象。 1949年中油公司成立,1953年「王家企業」成立台灣塑膠公司,石化工業在政府優惠、融資減稅等等特權待遇下,上下游產業鏈,連鎖擴建、蓬勃發展。從一、二、三…發展到六、七輕,政府還想要建更大規模的八輕廠。 石化工業,讓台灣人的生活習性,產生結構性的大改變,大至開車、小至使用一張衛生紙,都和石化產品密切連結。塑膠合成製品,不會腐爛、不會分解,很快就取代了自然材。過去我們充分使用藺草、竹篾、木材等取自自然界的生物材,演化出精巧的手作生活器具;如今,石油衍生物如此氾濫、塑膠看起來如此「萬能」,人們維護環境資材、珍惜自然資源的傳統價值觀,也都因為貪圖生活便利而快速消失、蕩然無存了。 政府為了配合財團,連鎖建造石化廠,不惜犧牲台灣的優美海岸,釋出國有河川地、保安林地、泥灘濕地、出海口、海岸線,放任企業主大量汲水、抽砂、填海、造陸,排放污水、廢氣、重金屬毒物…如此傷害土地倫理、為所欲為的行徑,其理由只有一句話,就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 是的,「促進經濟發展」,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啊。這也是直到全球石油能源,已趨近窮盡的今天,由五家財團企業與政府經濟部聯手主導,非要繼續開發「八輕」,成就「全世界最大」石化廠區的唯一理由啊。開發政策如同大怪獸 「經濟發展」的硬道理,不容許質疑。自命台灣方向領航人的政權,仿如一路往前開挖的推土機,更像轟隆隆行進中的大怪獸,沿途無法配合、不肯配合的聲音,都被視為阻撓台灣社會進步的障礙,全數必須撂倒、剷除。開發過程中被侵害的弱勢人權、反對的民意、不同觀點的環境利用價值、生態的永續生機,都必須消滅。轟隆隆的大怪獸,魯莽穿行過台灣超過半個世紀的生活軌跡、輾過台灣島嶼的山巔水湄,化成自然生態界無法挽回的悲歌。 開發還要再開發、發展還要再發展,真是永續無止盡的事業啊!因為,為了補救所有不當開發所造成的後遺症,就能衍生出更多的開發需求,開發集團永遠不必擔心會有窮盡的時刻。舉個例,為了提供六輕廠的用水需求,政府大興土木建造集集攔河堰、攔截濁水溪水源。大而不當的攔砂壩,阻絕了上游河床的砂石,造成嚴重淤積、水患,就衍生出清運不完的疏浚砂石工程,河床上、道路上終年都有怪手、砂石車穿梭,捲起沙塵、呼嘯來去,工程真是永續啊。濁水溪珍貴的水源,沿著水泥渠道引至台塑六輕廠,造成下游土地漠化,冬天乾旱季節,激起一波波沙塵暴,又讓環保署多了「沙塵防制」工程的開發。 請你上環保署的網站查詢,可以看見「濁水溪揚塵防制計畫」,過去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當中與未來工程計畫的明細。環保署為了防治沙塵暴,除了與林務局配合植樹之外,也要在河床上鋪稻草(以塑膠繩串接編織成的稻草網),還要在濁水溪沿岸特定地點,築起防沙屏幕、在河床上覆蓋「防塵網」、還要噴一種名為「三仙膠」的凝固膠(網站上說明噴一次膠,可維持三週)、還有建造灑水器械(濁水溪都沒水了,從哪裡運水來灑?)等等工程來阻絕沙塵暴,並設置沙塵觀測與警報設施,計畫經費年年都以數千萬、甚至億元計算。 當水資源被石化大廠搶奪,沿海居民不得不抽地下水維持生計,造成地層嚴重下陷、海水倒灌時,又衍生出修築、加高、延長堤防、建造抽水站等等工程,為了「環境」,為了「民生安全」,政府又找到花錢搞工程的理由了。花人民納稅錢,搞片面宣傳 國光石化公司財大氣粗,為了達到建造八輕廠目標,在各大媒體不斷進行置入性行銷廣告,說服民眾說:「台灣絕不能不發展石化工業。」「不建八輕廠,台灣經濟就會倒退。」甚至刊廣告恐嚇我們這些「無知」小百姓,說:「反石化廠,下雨時,你連遮雨的雨傘都沒有了。」 「八輕廠」非建不可的決策,是由政府幾個政客、地方頭人、財團主子關起門,制訂出來的,為了排除民間質疑的聲音,政府拿人民稅金錢,成立「國光石化公司」,推動建廠之前的遊說、公關、評估、覓地等等先期作業。 為了順利尋覓建廠用地,這個「公司」除了刊登廣告、更拉攏各地方民意代表,洽談回饋事宜、分配財團企業主的工程互利、提供專案研究經費,供養環工學者發言,為石化設廠的正當性背書,這一切花人民納稅錢的「先期作業」,人民都無權置喙。 國光石化公司嘗試在嘉義、雲林地區尋覓適當廠區,卻一再遭受當地政府挾民意拒絕,終於,彰化縣有幾位國民黨立委與彰化縣長卓伯源,表達熱烈歡迎世界最大的「八輕廠」來彰化的意願,於是,「國家」提供了濁水溪出海口北岸,大城與芳苑鄉4,000公頃的泥灘濕地,供「國光公司」進行填海造陸、設置石化城。世界級的泥灘濕地 台灣兩大河系濁水溪與大肚溪,分別從彰化縣境的南北兩界出海,形成廣大的海岸潮間帶。但是彰化北岸的海岸線,早在1977年,就被開發成面積3,643公頃的彰濱工業區了。二十年多來,廠商進駐率,還未達六成的彰濱工業區,卻吞噬了我們北彰化大半個泥灘海岸地。 現在南彰化的濁水溪出海口,泥灘濕地高達21,200公頃,從高潮線到低潮線之間的潮間帶,寬度更長達5.5公里,仍然是世界上罕見珍稀的廣大泥質灘地。泥灘濕地比起一般沙灘海岸、岩石海岸,擁有更豐富的有機質,孕育了無窮盡的自然生機,泥灘濕地更是海洋生物的溫床,多少魚、蝦、蟹的幼苗在這裡誕生。位在大城鄉與芳苑鄉之間的海岸,在濕地專家的眼中是「世界級」的無價之寶,「國際國民信託聯盟」(INTO)專家,英國籍的奧利佛.莫里斯(Oliver Maurice)看到這片濕地說:這塊濕地若是在英國的話,早就列入最高位階保育,而台灣人不能保護下來,真是shame(羞恥)。但是,這裡,在國光石化公司的眼裡,他們稱為「風頭水尾」的荒僻地,無甚用途,正好用來填海造地,做為設廠基地。 王功港南邊的泥灘地,一直是我們閒暇時,喜愛流連的好去處。我們來這裡眺望大海、吹海風、看落日,大人、小孩相伴散步玩耍,看招潮蟹如何與人捉迷藏,看飛翔的海鳥,黃昏時,映著彩霞回到棲息的小山崙,然後我們漫步到漁港吃海鮮、炸蚵粿,享受自然賦予我們的生活恩寵。 但是,當國光石化被其他縣市拒絕之後,選定這片泥灘濕地的事情,和過去所有開發案一樣,從來沒有認真問過彰化人真正的意願。我們在海邊遛達的權力,是否終將被迫停止,也從來沒有被告知。 國光石化公司與地方政府的「大計」商談,究竟是在怎樣的氛圍下完成的?真是為了國家與人民福利的無私商議,所獲致的共識嗎?有上千以上彰化人,到縣政府門口表達反八輕的民意,縣長選擇不回應,有數萬人從台灣各地到凱達格蘭大道表達反對意見,馬政權一樣不回應,行政院長還一再督促環評要趕快過關。 政府果真是在為全民「福祉」著想,暫且不談將來持續產生的廢氣,對全台灣人民健康的傷害,只談石化廠基地區,大成、芳苑鄉,超過一萬戶、五萬多個居民,靠這片海域討食的農漁民、開美食小吃商店的商家就占了七成人口以上,這些人將被迫放棄世代以來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被迫從自己的土地上退卻流離,年輕人將被迫捲入高污染、重噪音的工廠中工作,漁村、農鄉文化,勢必隨濱海生物的滅絕一起消失,農民喪失的生計與自然文明,環境影響評估,如何估算?為了開發,什麼都敢承諾 國光石化公司,為了達到建廠目的,什麼話都敢允諾。當六輕要求擴廠遭到民意抗爭時,他們說:八輕只做一期,絕不再擴廠。當六輕發生大火時,他們說:八輕廠絕對安全無虞。當六輕廠被測出污染時,他們說八輕廠絕對環保(和當年王永慶拍胸脯保證的說詞一樣),當人民擔心石化廢水,污染海域,影響白海豚生存危機時,國光石化公司,立刻設計了「白海豚保育基金」,將撥一億元(還是人民稅金)生態保育基金,加設弧形特製海堤(又有工程可動了)、增設鯨豚通過廊道(水泥事業又有生意了),還要放生石首魚餵養白海豚,考慮在苗栗外海,設置棲息地(把白海豚當做寵物豢養嗎?);還要購置兩艘船隻,放出低頻、撒食物等誘導設施,引導海豚通過航道。施工期間,透過監聽偵察,一旦發現白海豚靠近,立即停工,待白海豚通過後再復工,等等承諾。 生態學家都知道,「放生」與「野外餵養」,是造成生態失衡的行為,經常警告人民,不得任意放養、放生。如今,放養、放生這種違背生態平衡的行徑,原來不只是「無知」民眾的行為,更堂皇地成為國家政策了。 一個接一個的工程,真的是環環相扣,衍生出無數繼續花錢、繼續開發的充足理由。提撥一億元成立生態保育基金有效果嗎?如果你去看看集集攔河堰,為了保育河川生物,耗資將近二億元,在堰堤南岸興建了一條混凝土製的隧道型「魚道」,聽說這條讓魚迴游通過的魚道,有先進的電腦監測系統,可以計算出入的魚數量。但事實上濁水溪上游的水被攔河堰攔截,沿引水渠道送往六輕工業區、一部分供給農田水利灌溉用;終年,幾乎沒有「餘水」可以分潤下游,濁水溪下游河床,就像一片焦渴的礫石地。為保育而設置的魚道入口,連「一滴水」都沒有,裸露在砂礫上方,我看不懂它對於護魚能產生什麼功能?如果回溯性的魚類想從出海口迴流濁水溪上游產卵,或者降海性的魚類要到海洋產卵,都得擁有駱駝穿越大沙漠的本領,才有可能。看見這條「全台第一」,只有裝飾作用的魚道,你就更能明白國光石化公司,對白海豚擬定措施的可笑性。是誰獲利?是誰受害? 在台灣享有經濟高層效益的商賈、企業者、權勢族群,都擁有較高層次的生活能力,例如,經常製造公安事故、污染台灣環境的台塑王氏家族人,擁有自己的有機農場,吃有機無毒食物,在環境清新的美國、加拿大有度假居所。(網路上流傳一首歌:王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呦。唱出這些企業主子,在無毒、有機、開心農場內的養生、樂活狀況。)他們願意長年居住在麥寮嗎?而中低階層勞工,所能享有的經濟條件低下,卻必須承受環境污染的禍害。 今年的幾次颱風,把台灣人的情緒,誘導入另一場哀傷當中,新聞焦點放下國光石化問題,轉為關懷風災死難者的慰問與責任歸屬。但是,颱風的災難,並不是另一個議題啊! 台灣常態性的災難與五十年來台灣人不計環境成本的開發心態無關嗎?一個不計後果的開發案,後續可能衍生的災難,永遠會有後續的開發計畫來修補,一切責任都和今日的決定無關,也無從追究。八輕非建不可,理由是為台灣經濟找活路,活多久?經濟成長,成長多久?那是一場奔赴全面崩潰的進程嗎? 毒氣會流竄、二氧化碳會累積、污水會隨洋流飄散,全球氣候變遷,已是全人類必須面對的共業,西太平洋洋流中,台灣小島的島民,也責無旁貸;我們對於地球的未來,對於溫室效應,同樣有一份應盡的責任,這責任與大國的國民都一樣。當地球暖化的速度以等比級數升高時,不是只有沿海居民的房子會泡在海水中(大成、芳苑鄉,地層下陷速度,平均每年8.4公分),六輕、八輕的廠房,也一樣有可能遭海嘯吞噬。如何讓政客的腦筋轉彎 政府要花錢,讓白海豚繞道轉彎,但是,我們匯聚澎湃的民意,能否讓政客的腦筋轉彎?經濟發展,絕不只有開發重污染工業一途,當全球各地人的思維,都逐漸導向多元文化產業創意趨勢時,政府的政策,如果能夠視這片世界級的濕地為國家之寶,一面盡心保育、培訓在地青年為保育、導覽志工,一面輔導農漁業,讓青年回鄉開創無毒農漁產品,讓台灣人吃得好、吃得安心,一面發展自然深度觀光,讓濕地生態與在地農漁民生計結合,把美麗的海岸線還給全民共享,那才是有希望的發展方向啊。
各位關心媽祖魚與台灣環境的朋友: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發起團體之一的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張恒嘉先生近日指導雲林縣誠正國小的小朋友拍攝《搶救白海豚 》短片,參加企業舉辦的「少年ㄟ環保心聲」數位表達活動, 獲得傑出獎項。 張秘書長帶著小朋友們參加11月6日由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與其他團體舉辦的《濁水溪口生態文化祭:白海豚股東同樂會》,用影像紀錄這場海風、音樂與在地美食的盛會,並採訪當日參與活動的人們和樂手。影片傳達出孩子對生態環境破壞的憂心,也透過大朋友的嘴訴說守護白海豚的重要與急迫。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要恭喜誠正國小的小朋友們,也希望有更多大小朋友一起用自己的方式來守護媽祖魚、守護台灣! 媒體報導請見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2&docid=101379115 搶救白海豚 作者:雲林縣誠正國小 吳佳純/五、吳宜祖/五、吳幸容/六 指導老師:張恒嘉 作品說明: 這一次老師帶我們去芳苑的海邊參加白海豚的股東同樂會,這是我們第二次去那個地方,聽說這片濕地要蓋國光石化工廠了。我們看到現場有好多人,就去訪問他們。他們有的用唱歌的方式來搶救白海豚,有的用吃當地漁產的方式來支持漁民,有的躺在牡蠣殼的上面來作抗議,我們是用認股的方式,買下一股小土地來幫助這塊濕地上的生物。另外,我們也吃到當地的烤蚵仔和蚵仔麵線,製作白海豚的藝術品,並且幫忙賣白海豚的書,再把錢捐回去給他們。雖然我們都沒看過真正的白海豚,但是我們都願意幫助牠,讓牠們永遠快樂住在台灣的海邊。VIDEO
濕地旺盛生命力感召 堅反石化業力守白海豚 2010-12-08 星島日報 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10-12-08/taiwan1291801391d2888637.html白海豚的生存面臨考驗。 五都選舉落幕,決策官員少了選票考量,加上業者不斷釋出國光石化業要出走的訊息,環團研判石化環評決戰時刻正一步步逼近。 國光石化委託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有鯨豚媽媽之稱的周蓮香調查瀕危保育動物中華白海豚,以釐清開發案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並提出因應對策。在進行海上與陸地調查後,發現白海豚約84至86隻,分布地區以苗栗龍鳳漁港與台南將軍漁港為界、約在水深2至32公尺、平均離岸1.4至3公里範圍內,其中苗南至彰化、雲林至外傘頂洲是分布熱區。 在這場反石化戰役中,被環團形容為「精神領袖」的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正積極準備行政聽證會及各種方式,讓外界知道國光石化對環境的危害。他深信,只要齊備了足夠的透明資訊,將是翻轉政策關鍵。 在都市長大的蔡嘉陽,讀東海大學時,騎著機車到大肚溪口,踏上高美濕地,目擊了螃蟹、水鳥等生物旺盛的生命力,讓他大受感動,從此踏入海岸生態研究,並取得英國Durham大學鳥類生態博士。決心學習並獻身守護 8年前學成回台,彰化正興起反彰工火力發電廠運動,他毫不遲疑加入,成功阻擋此案。還來不及歡慶北彰化海岸保住一線生機,一場規模更大的國光石化案接踵而至,這回,換成南彰化的濕地面臨浩劫。 蔡嘉陽說,六輕的開發已清楚呈現石化業是如此恐怖,他怎能接受彰化成為麥寮第二? 環團除利用環評會議、記者會、公聽會、立委質詢等傳統抗爭方式外,也發揮創意,譬如「學屈原跳海告狀」、「全民信託購買白海豚棲息地」,最後連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也出面反國光石化,在成功舉辦萬人遊行反國光石化之後,反對聲浪帶入最高峰。 蔡嘉陽說,當年雲林迎六輕,宜蘭反六輕,現在宜蘭並不差,雲林並不好,迄今沒有任何一個理由可以說服他,國光石化可以保證讓彰化更好。如果最後仍通過興建,他嘆氣說:「那就是大家的共業。」 蔡嘉陽說,有一次他應邀演講,會後聽眾送他一段甘地名言:「我並沒有發明真理,我只是點了一盞微弱的燭光,讓大家看見真理在那裡。」讓蔡嘉陽深受感動。他說,很多人認為環團僅僅幾人而已,但大家若認同環團理念,燭光會越聚越多、光線會越來越亮,真理就會被看見。
白海豚花燈 推廣海洋保育 2010-12-06 民視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1206/4014604.html 為了喚醒民眾對環保的重視,彰化縣玻璃博物館特別委託受刑人,製作中華白海豚花燈,透過白海豚生態的解說,以及面臨滅種的危機,讓遊客了解環境破壞的嚴重性。展示區裡,清一色的白海豚花燈,跳躍姿態曼妙,表情生動,這些都是由受刑人所製作。 棲息台灣西部海域的白海豚俗稱媽祖魚,因為環境被破壞,目前全世界只剩200隻左右,博物館希望透過展示導覽,讓遊客重視環保。 環境保護是社會每個人的責任,經由花燈與白海豚壓花作品展示,無形中也啟發民眾重視海洋生態的重要。 白海豚生存的環境必須乾淨,也因此海洋有沒有受到污染,白海豚具有指標的作用,希望透過大家對環保的重視,讓這群嬌客,能永久快樂的徜徉在台灣海域。(民視新聞龐志龍 彰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