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水中大熊貓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人類活動是元凶

水中大熊貓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人類活動是元凶
2007-09-05
北京新浪網

被長江上的漁民視為『女神』的白鰭豚正面臨著因人類活動而徹底滅絕的厄運

狹長的吻部,呈圓形隆起的前額,皮膚細膩光滑,這就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中國長江特有珍稀物種──白鰭豚。它的背面是淺灰藍色,腹面是潔白色,柔和清爽,遠遠望去,猶如水中的清純少女。民間關于白豚的傳說紛紛紜紜,它被長江上的漁民視為『女神』,在蒲松齡筆下則乾脆化身為美麗女子『白秋練』,跟世人發生了一段曠世情緣。

然而這極為珍貴的物種的命運卻令人痛心。8月8日,英國《生物學通訊 (Biology Letter)》發表了中、美、英、德、瑞士、日本六國科學家的『2006長江豚類考察』報告,英國《獨立報》在援引該報導時稱,專家認為白鰭豚『已經滅絕』。

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2006年的嚴冬,一支由30多名中外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乘坐兩艘480馬力的機船,從武漢出發。他們被分成目視觀察組、聲學監測組和水質採樣組,主要對宜昌至上海長江幹流江段淡水豚狀況進行往返兩次監測。

他們此次的科考路線覆蓋了白鰭豚在長江中的整個歷史分布範圍。在考察進行過程中,兩艘船之間前後間隔一小時的航程,一艘靠南岸航行,一艘靠北岸航行,兩船距各自岸邊約300米,船速保持在每小時15公里。在到達宜昌與上海時分別轉向對岸,確保每艘考察船都能夠獨立地覆蓋整個考察區域。

然而,6個國家,30多位世界頂級專家,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花費38天,艱苦搜尋3336公里,結果卻沒有發現一頭白鰭豚。

此次科考外方主持人、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西南漁業中心首席科學家鮑勃‧皮特曼 (Bob Pitman)在最後一晚的總結會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他的觀點:『我個人認為白鰭豚已經沒有了。』

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王丁博士並不接受這樣的結論,他認為不能因為沒有看到白鰭豚,就說白鰭豚就已經滅絕了,因為『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的定義,50年內沒有在野外觀測到任何個體才標誌一個物種滅絕。而2004年還在南京附近江邊發現有擱淺而死的一隻幼體白鰭豚』。因此,王丁認為,只能說白鱀豚是『功能性滅絕』了。

人類活動是元凶

事實上,白鰭豚的數量在20年的時間下降非常嚴重。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早期,長江中下游尚有400多頭白鰭豚,90年代中期只剩100多頭,1997年再次考察的時候,已經只發現了17頭。造成如此局面的重要因素就是人類的活動。

一位參與國際考察的成員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雖然我無法體驗白鰭豚在水下的感覺,但站在船頂,縱目大江,水面上這個物種走向滅絕的種種徵兆顯而易見──江水是如此渾濁,江邊不時能見到噴著濃煙、排著暗漿的工廠,江面上百舸爭流,其螺旋漿是淡水豚「致命的武器」。』

王丁博士也是此次國際科考行動的負責人,他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電話採訪時說:『下游長江上的船才叫多,可以說幾乎看不到水面了。我們有一天從上海到張家港走了150公里,旁邊有一個船隊,我們不斷地超,但那一天都沒能看到這個船隊的頭。』因為白鰭豚是靠聲波辨別方向的,但是航船的雜訊極大干擾了白鰭豚聲波的發射,常常會發生白鰭豚被螺旋槳劈死劈傷的慘劇。

挖沙則是近年來新興起的『威脅』,尤其在鄱陽湖周圍最盛,考察隊從湖口往湖里縱深走了約70公里到星子縣,一路上看到1300條船居然有1200條是挖沙船。王丁說:『挖沙對於豚類的影響我們雖然沒有作過系統評估,但它的間接影響非常明顯,那就是破壞了魚類的產卵場與棲息地,而魚是豚的食物。以鄱陽湖為例,十幾年前江豚是早上在湖里,然後游30至50公里到長江幹流覓食,晚上再回湖里。但因為湖口大規模採沙與建橋,現在這種規律早沒有了。』

白鰭豚的未來在哪裡?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2006長江豚類考察』報告發表不到兩個星期,8月19日,安徽銅陵的曾玉江卻在長江銅陵水域拍到了貌似白鰭豚的水生動物錄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員人員根據該生物的顏色、呼吸頻率等方面進行判斷,基本肯定這是頭白鰭豚。

王丁博士表示,這次的發現也印証了對『白鰭豚功能性滅絕』的論斷,說明白鰭豚並沒有完全滅絕。

但白鰭豚的未來並不樂觀。雖然我們現在還能看到白鰭豚,但白鰭豚的種群數量已經低到無法在自然生態條件下生存繁衍。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總有一天『水中大熊貓』將真正滅絕。

王丁博士說,在幾天后開始的特定江段豚類考察中,一旦有幸發現白鰭豚,會考慮捕獲它,並送它到石首天鵝州自然保護區進行『遷地保護』,讓它們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少有人類活動的地方生存,以確保它能繁衍後代。『這也是我們的最後希望。』(張翼飛 平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