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抗議農委會「保護中華白海豚第二次跨部會議」黑箱作業

抗議農委會
「保護台灣中華白海豚行動98年第二次跨部會協商會議」
黑箱作業

連署團體: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生態學會、台灣永續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雲林縣野鳥學會、彰化海岸保育聯盟)、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說明

  • 2009年12月10日,農委會倉促召開行政院永續會生物多樣性分組「保護台灣中華白海豚行動98年第二次跨部會協商會議」。多位永續會委員反應:12月8日才發文,收到通知時會議都已結束了!許多永續會委員無法與會,農委會明顯有行政瑕疵,令人質疑:農委會如此匆忙,考量為何?身為全國保育最高主管機關,僅通知危害白海豚生存之開發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委託之研究單位出席,而未知會長年致力保育白海豚的「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各成員社團、「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2002年發現這個台灣獨特的白海豚族群,至今仍在進行相關研究)及2008年1月成立,持續提供相關科學諮詢的國際科學團隊「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Eastern Taiwan Strait Sousa Technical Advisory Working Group)。近日數起嚴重的反保育決策,皆因農委會資訊不公開、規避民意監督之黑箱作業而起,例如假研究之名開放42艘雙拖快速網進行拖網作業等事件。

  • 台灣中華白海豚族群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納入瀕危物種紅皮書的「極危(CR,Critically Endangered)」名單,無疑是一個國際議題。台灣本身缺此專業外,政府所委託的研究,就國際標準觀之,其立場令人懷疑恐有加工毀滅白海豚的傾向。

  • 國內保育團體多次向政府反應,表達願提供與國際接軌的白海豚保育技術之訊息給政府;遺憾的是,陳情過後,光陰似箭、公文往返,至今仍不見政府敞開心胸,大方的讓民間團體參與決策。

  • 民間團體於2007年及2009年召開的國際工作會議,皆邀請主管相關業務之政府機關與會,無不抱持官民夥伴關係,共同努力保育白海豚。詎料,官方承諾邀請民間參與之聲言猶在耳,卻是一派言行不一的政府作為。

訴求事項

針對農委會黑箱作業之行為,民間團體有以下兩點訴求:

  • 農委會應重新召開「保護台灣中華白海豚行動98年第二次跨部會協商會議」,且日後相關白海豚保育議題,應秉持資訊公開原則,並納入民間團體參與,並至少於開會前兩週提供相關資料給民間團體足夠的時間研讀。

  • 有關保育台灣中華白海豚的議題,必須保證是完全的公開討論,且進一步讓國際團體能夠參與並聽取其建議。

媽祖魚(白海豚)保育短片

媽祖魚(白海豚)保育短片

三分鐘自編自剪的保育短片,簡介台灣的媽祖魚(白海豚)族群及牠們面臨的生存威脅;歡迎「非商業性─標明出處」之推廣使用,也請共同支持媽祖魚保育行動!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歡迎訂閱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Youtube頻道

歡迎訂閱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的YouTube頻道,我們將不定期更新媽祖魚保育的行動紀錄及生態教育影片,提供關心媽祖魚的朋友最新保育動態。

時間:2009年11月26日(四)
地點:農委會
事件說明:
2009年11月26日,台南縣政府帶領兩百多位漁民到台北抗議漁業署假「試驗研究」名義,開放42艘漁船在近海進行拖網。拖網因網子大、網目細,不管在海洋表中底層,不論魚蝦蟹或海豚,也不管大隻小隻,全部一網打盡,對近海生態造成毀滅性的傷害。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到場聲援漁民行動,同時呼籲漁業署馬上停止試驗性拖網,並落實底拖網禁令,加強取締違規船隻。



拍攝/陳秉亨、甘宸宜
剪輯/陳秉亨

字幕/陳秉亨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聲援台灣漁民 保護漁業和白海豚 呼籲停止試驗性拖網

聲援台灣漁民 保護漁業和白海豚 呼籲停止試驗性拖網
時間:2009年11月26日
地點:農委會
事件:
今年九月初農委會開放42艘雙拖網漁船於台南縣外海(3~12 海浬)進行表、中層拖網「試驗研究」,不只使當地漁民權益受到損害,也造成漁獲量銳減,更對台灣白海豚族群構成莫大威脅。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今天到農委會聲援漁民行動,並同聲呼籲農委會嚴格落 實底拖網禁令,停止以試驗研究為由開放拖網,維護近海漁源生態。

看完整新聞稿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開放近海雙拖快捕 果真竭澤而漁

開放近海雙拖快捕 果真竭澤而漁
2009-11-26
公視晚間新聞
http://www.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33777

農委會從九月開始,同意漁船可以在近海三到十二海浬,進行雙拖快速漁撈作業,不過卻引起台南嘉義的漁民高度不滿。

拖網漁船所用的魚網,被漁民稱為天地網,在海底下就像是天羅地網,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漁民表示,政府這樣開放,不只讓他們無法生存,也將造成漁業資源枯竭。來自台南嘉義的漁民,把一箱箱小魚通通倒在農委會門口,這些魚就是從網目很細的快速網撈起來的。漁民很憤怒,這樣一撈,把小魚一網打盡,小魚原本是珍貴的漁業資源,不過現在一抓,最後只能被當「下雜魚」賤賣,一公斤了不起只有四五元。漁民把這種快速網、叫做天地網,在海底下就像是天羅地網,嚴重破壞生態,也枯竭漁業資源。

兩三百位南部漁民北上,就是要抗議、農委會從九月開始,竟然開放四十二艘漁船,可以在台中以南的海域、進行雙拖快速網漁撈作業,附近沿海的漁民叫苦連天,都說快活不下去了。不過漁業署堅持,這是研究計畫,要建立漁業的科學資料,因此不會因為抗議就中止計畫。環保團體更憂心,已經剩下一兩百隻的中華白海豚,也在沿海活動,漁船拖著快速網、在岸邊三到十二海浬的海域作業,對這種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更是一大威脅。

記者林靜梅郭俊麟台北報導。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98年9月25日於苗栗新埔漁港發現死亡擱淺之中華白海豚的解剖結果

98年9月25日於苗栗新埔漁港發現死亡擱淺之中華白海豚的解剖結果
2009/10/5
林務局自然保育網 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

本(98)年9月25日於苗栗新埔漁港民眾發現死亡擱淺之中華白海豚,送交台中國立科學博物館進行解剖研究,初步結果如下:
一、發現時間2009/9/25
二、剖檢日期2009/9/25
三、性別/母,成年,248公分
四、外觀
1.明顯過度消瘦
2.下顎與尾部有多處針孔樣病灶
3.上下顎牙齒皆嚴重磨損
五、剖檢紀錄
1.心包囊積液
2.左心室與大動脈血栓
3.肺與第一胃表面纖維素樣沾黏
4.氣管內有多量水分,肺切開有多量泡沫
5.肺門淋巴結有出血點
6.脾臟蒼白並有深紅色斑點
7.肝切面偏褐色
8.乳腺實質堅硬有分泌乳汁
六、死亡原因
1.細菌性胸膜肺炎
2.左心室大動脈血栓併肥厚性心肌病
3.溺斃

聲援台灣漁民 保護漁業和白海豚 呼籲停止試驗性拖網 新聞稿

聲援台灣漁民 保護漁業和白海豚 呼籲停止試驗性拖網
新聞稿
2009年11月26日(星期四)

今年九月初農委會開放42艘雙拖網漁船於台南縣外海 (3~12海浬) 進行表、中層拖網「試驗研究」,不只使當地漁民權益受到損害,也造成漁獲量銳減,更對台灣白海豚族群構成莫大威脅。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今天到農委會聲援漁民行動,並同聲呼籲農委會嚴格落實底拖網禁令,停止以試驗研究為由開放拖網,維護近海漁源生態。

農委會在民國88年公告明定50噸以上的船隻不得進入12海浬作業,日前卻又以「試驗研究」為理由,開放全台共42艘漁船 (噸位介於70~100噸間) 進行為期一年的表、中層拖網調查。原本是保護海洋生態的政策現在卻變相「重新包裝」再出發,讓人憂心台灣的沿海生態及白海豚恐將面臨浩劫!

拖網被公認為是最不永續的漁法之ㄧ,尤其近岸拖網將許多經濟魚類的幼體一網打盡,魚源根本沒有休養生息、繁衍族群的機會,對於漁業傷害甚鉅,也將迫使竭澤而漁的惡性循環再次啟動,白海豚因食物來源不足而遭受的生存壓力則是有增無減。

除此之外,拖網常造成的誤捕 (bycatch) 狀況也是威脅台灣白海豚族群的五大原因之ㄧ。九月底在苗栗新埔海灘擱淺的白海豚正是因為遭到網具誤纏加上飢餓、身體虛弱無法掙脫而溺斃。根據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的調查成果,這頭擱淺的海豚是編號TW03的「Mr. T」,因為頭部有T字斑點而得此暱稱,是台灣開始做白海豚研究以來第三頭成功辨識並紀錄的白海豚,對研究團隊而言,就像一位認識多年的好朋友。去年我們在雲林拍攝到一頭身上纏著網具的海豚,至今尚未再目擊,如今目睹Mr. T死亡,讓人不禁擔憂:面對數量不到百頭、瀕臨滅絕邊緣的白海豚族群,台灣實在無法再承受痛失任何一頭海豚的風險了。

台南縣八月底時才目擊一群白海豚在王爺港悠游,足見當地魚源充足,吸引白海豚造訪;倘若因「試驗研究調查拖網」的開放,重挫漁業資源與白海豚生態,豈不是殺雞取卵?當全球都在檢討拖網對海洋生態及海洋生物的傷害並試圖彌補時,以漁民生計及生態保育為優先的農委會實在不應該再開放任何名義的拖網,讓台灣的漁業、海洋能有喘息的機會。

我們的訴求
(1) 農委會與海巡署應落實底拖網禁令,加強取締非法拖網船隻
(2) 立即停止「試驗研究調查」拖網作業,並不再以任何名義另行開放

新聞聯絡人:甘宸宜 0928 926 180
發稿單位: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http://twsousa.blogspot.com/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罕見朗氏喙鯨 擱淺蘭嶼

罕見朗氏喙鯨 擱淺蘭嶼
2009-11-19
中國時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09111900043,00.html

黃力勉/台東報導

十八日上午,一隻疑似全球罕見的朗氏喙鯨,擱淺在蘭嶼紅頭村八代灣灘上,魚體因為掙扎受傷而流血。當地村民周朝清將事發經過用相機拍下,影像經中華鯨豚協會看過後表示,這隻鯨魚極有可能是全球很少有活體影像紀錄的朗氏喙鯨。

身長約五公尺的鯨魚,在紅頭村的海灘上擱淺約一個小時,當地村民曾嘗試將它推入海中,但因為魚體太大、太重,根本沒有辦法移動,鯨魚也因為痛苦,不斷的在海灘上掙扎、拍打,魚體也流出鮮血,所幸最後一陣大浪打來,鯨魚才得以順利回到海中。

周朝清當時在附近看到後,拿出相機拍下數張照片、錄了一些影像,他將這些資料放上部落格,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對於魚種眾說紛紜。

中華鯨豚協會看過影像後,依外觀研判這隻鯨魚應該是全球罕見的朗氏喙鯨,而關於朗氏喙鯨的活體影像,全球幾乎沒有紀錄,而且數量也相當稀少,讓協會相當興奮。

鯨豚協會打算將影像資料送給專業學者分析,希望能得到更明確的答案,進一步確定魚種及深入研究擱淺的原因。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媽祖魚生死關頭 國際學者籲高規格保護

媽祖魚生死關頭 國際學者籲高規格保護
2009年11月6日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49079


中華白海豚。媽祖魚保育聯盟、福爾摩莎鯨協會提供。

本報2009年11月6日台北訊,陳品潔報導

俗稱媽祖於的中華白海豚正面臨生死關頭,據最新的研究數據,數量可能僅在60至90隻之間,國際鯨豚專家特地來台3天密集現勘與會商,開出媽祖魚救命藥方「優先棲息環境劃設建議書」。換句話說,要以「預警原則」提高保護規格,任何未證明對其無害的人類活動,都應優先排除。

在對岸彼端,中國長江白鱀豚滅絕的例子殷鑒不遠。曾參與其保育的國際鯨豚專家警告說,1990年代曾認為長江白鱀豚的族群會好轉,但沒想到幾年內很快就滅絕,台灣政府應提高警覺!


座談會中,國際團隊也點出台灣政府所採信的研究團隊,其資訊並不透明,也未接受國際上的同儕審查,希望能透過更多參與提高其可信度。

媽祖魚是指標 保育措施不能掉以輕心


媽祖魚是台灣海洋生態資源的重要指標,根據今年最新的研究數據,台灣數量可能僅在60至90隻之間。國際鯨豚保育組織正密切關注此議題,17位鯨豚專家與台灣保育學者2日齊聚台灣,舉行為期3天的中華白海豚國際保育工作會議,今(6)日於立法院進一步舉行座談會,針對媽祖魚保育遠景提出討論,並向台灣政府提出劃設「優先棲息環境」的方案。

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ETSSTAWG)主席Dr.Peter Ross指出,關於海洋生態研究,仍有很多無法在短時間得到更詳細研究資訊的限制,但針對白海豚迫在眉睫的危機,應採取預警原則,主動劃設優先棲息環境。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鯨類專家小組(IUCN Cetacean Specialist Group)主席Dr.Randall R.Reeves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鯨類專家小組(IUCN Cetacean Specialist Group)主席Dr.Randall R.Reeves根據他長江白鱀豚的保育經驗說:「1990年代就知道長江白鱀豚保育的工作很緊急,也認為會好轉,但是沒想到在短短的數年間就已經滅絕,因此建議台灣政府應及早預防。」

該小組建議「應優先保護棲地」的範圍邊界應為淡水河口北側起始,沿西海岸南下至曾文溪口南側,並從海岸線(相對於年最低低潮)向外延伸3公里(相對於年最低高潮),或至 30 公尺等深線,以較遠者為準。

小組成員說,如果不立即針對「應優先保護棲地」裡的漁業、用水、開發行為、污水排放和製造噪音的活動採取相關措施,媽祖魚將會步上滅絕之路。

林務局數據未接受公開檢驗 可信度存疑

面對國外專家提出的數據與建議,主管機關提出另一套數據和做法來回應。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技正劉瓊蓮指出,目前行政院也協調各部會進行白海豚保育的工作。根據研究團隊提出的成果顯示,目前預測的模式估計台灣西海岸中華白海豚組群約90-110隻,南北族群分別為29與31隻,中間重複地帶為28隻,未來農委會將根據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劃設南北熱點,設立中華白海豚保護區。

然而,台灣環保聯盟代表趙文彬指出,政府的研究團隊不但接受台塑與國光石化補助,且同時簽訂保密協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確認這樣的研究結果是公開且公正的?

趙文彬呼籲,中華白海豚存亡的問題,不是台灣的問題而已,台灣當局是否能更主動積極公開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國外學者共同來面臨這全球的海洋保育難題?

福爾摩莎鯨豚保育研究小組負責人楊世主也表示,台灣政府寧願相信4年來研究內容並未公開受檢視的資料,而不願相信費時7年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的研究成果,政府取捨背後的判斷標準,實在令人費解?



中華白海豚「優先棲息地」劃設建議區,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簡稱 ETSSTAWG)提供

國際專家:媽祖魚任一棲息地都要保護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Otago Univ.)助理教授Dr.Elizabeth Slooten提醒林務局,目前族群個體數量並非如林務局資料有110隻,同時保育政策不應只維持現況,如果光是維持現有數量,容易導致滅絕,同時也會花費更多的保育經費。

Dr.Peter Ross也強調,依據現有所有的相關報告顯示,並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有兩個族群或是亞族群,同時保育小組已經有證據發現台灣的這個白海豚族群是同一個族群,只能說這個族群是南北來回移動,就算北邊或南邊有比較多的數量,在中間地帶有重複活動的跡象,但不能說這是2個族群。

因此,Dr.Peter Ross強調,這個族群的棲息範圍裡的任何一個地方都需要被保育。他也指出不管是國外或是台灣,水質與海底底質的污染監測與規範,通常只針對少數化學物品,這些低標準法令限制,對於敏感的海洋哺乳類動物非常不足,他懇請環保署等相關單位,針對這些污染的問題,要更小心地去分析。

田秋堇:產業廢水污染有重大影響

媽祖魚保育也牽動到中科四期等廢水放流的爭議。立法委員田秋堇指出,他前陣子才和彰化縣長候選人談到,中科廢水不論是排到3公里或是9公里外海,都會受到潮流往北移動的影響。這些污染不論是對漁業,或是人的生活環境有重大的影響。許多環境荷爾蒙也透過這樣的傳播、累積造成生物絕子絕孫。

田秋堇認為,目前台灣政府對於中部目前正在進行的諸多政策是「自己毒自己」的政策。她也建議環保署與會代表,應嚴格主動檢討污染物檢驗,並要求廠商主動公開產品成分,也呼籲企業不應以「商業秘密」的理由規避責任。

福爾摩莎鯨豚保育研究小組計畫主持人王愈超博士說:「台灣研究團隊說台灣鯨豚研究做了十幾年了,可是我們可以去看看國外發表幾篇研究?並非國際期刊不支持台灣的研究,而是看台灣科學研究的品質。如果台灣政府一直引用這些資料,那可真是大笑話。」

王愈超認為,一個無法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研究的團隊,台灣政府如何採用其研究結果?Dr.Peter Ross表示,不論是哪個研究團隊受委託,如果要確認這些資料可以經得起檢驗、可以作為參考,發表在國際期刊接受國際學術同儕審查與評價,是非常地具有公信力的管道。

如何審視一隻海豚的價值?

Peter Ross談到,以中華白海豚為例,它是屬於台灣所有的人的財產。所以台灣平均25萬人口可以擁有一隻白海豚當做財產,這也表示出媽祖魚的珍貴。

Peter Ross認為,透過專家或非專家參與的審查機制,只會讓計劃更好。他強調,願意花自己時間來參與白海豚保育計畫的科學家或專家志工,他們的努力是為了台灣,也是為台灣的白海豚族群。

他強調政府應重視白海豚族群生存所必須的「優先棲息環境」條件,非常希望政府、企業各界和非政府組織各界能將此份建議書作為採取保育措施的基礎。

【參考資料】
* 台灣西部海域中華白海豚研究行動計畫
* 第二屆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國際保育研究工作會議報告
* 2007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種群保育行動綱領
* 台灣白海豚優先棲息環境建議聲明byETSSTAWG

童young作伙飛 環保姊姊說故事

童young作伙飛 環保姊姊說故事
中央社
981108
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0911080014

台灣好樣青年故事系列 (5)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8日電) 台灣永續聯盟推動執行「童young作伙飛」計畫,透過環保姊姊說故事,帶起社區、學校的改變,一股重視實際行動保護環境的力量,正在產生發酵作用。

投身八色鳥、黃金蝙蝠(金黃鼠耳蝠)與媽祖魚(中華白海豚)的研究後,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張恒嘉發現,這些珍貴又美麗的稀有生物,正遭遇生態環境破壞的衝擊。他說,力挽危機不只是官員的責任,也要喚起在地居民保護生態,與生物共享沒有受到威脅的山林、原野與海洋。

張恒嘉的「童young作伙飛」計畫案獲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支持。他指出,「童」是希望讓一顆顆小小的赤子之心,透過聽故事發現雲林、台灣及世界之美;「young」是以知性、感性、活潑兼具的青年,帶領兒童、社區青年和老人一起young起來。

至於「作伙飛」,張恆嘉希望藉由大小朋友雙手,讓3種稀有生物重新飛起來,建立起環境友誼的橋樑,生物與人類同樣作伙飛。

「童young作伙飛」計畫中,環保姊姊說的是八色鳥、黃金蝙蝠、媽祖魚3位主角,從山區、平原到海濱,述說生態故事、創作手繪本、開發創意產品,在充滿感性與知性的時刻,觸動大小朋友的心扉,也一點一滴拓展環保視野。

「八色鳥肚子紅紅的地方為什麼洗不掉?」、「蝙蝠好恐怖,會吸血耶!」、「媽祖魚就是白海豚喔!海豚肉我吃過耶!」一句句的童言童語,讓說故事姊姊一度啞口。但是,當孩子聽了牠們的生活環境正面臨破壞的故事後,卻又齊聲發出「好可憐喔!」

有許多人被3位主角的故事感動,其實這些故事並非原來就有,而是透過40多人團隊,從廣泛蒐集文獻、書籍和照片,到山間訪談獵人,合作編寫故事、製作繪本,然後巡迴社區與學校開講,呈現點滴心血成果。

說故事成員之一的陳華穗指出,為了替3位故事主角量身打造牠們的珍稀故事,收集國內外文獻、書籍和照片,也採訪過去專打八色鳥的獵人,這些人後來都變成八色鳥生態解說員,經整理後與伙伴們分享,並一起演練說故事。

陳華穗說,「八色鳥的眼淚」從無到有,最令大家回味無窮,「幸蝠農村」、「活著:中華白海豚的美麗與哀愁」編撰過程同樣歷經艱辛,每字每句嘔心瀝血。故事完成後,帶著雀躍的心走進社區與學校,分享珍稀生物之美,並喚起搶救行動。

不只手繪圖畫60大張,說故事團隊還開發3種珍稀生物紙浮雕、主題相框、鑰匙圈等創意產品,襯托說故事、提問當獎品的效果。這些限量發行的週邊產品,後來卻成為曾經參加說故事活動的標記,成為大小朋友的驕傲之一。

八色鳥故事的啟發「八色鳥有童話故事?哪裡買得到?八色鳥的肚子紅紅的為何洗不掉?」在述說棲息環境被破壞而淌下「八色鳥的眼淚」故事時,曾有小朋友這樣問著,陳華穗不避諱地回答說,八色鳥的故事是姊姊們編寫的童話故事,八色鳥一生出來就肚子紅紅的,反而激發小朋友愛護生物之情。

團員之一的黃雅楓說,「幸蝠農村」是講黃金蝙蝠遭到農藥、殺蟲劑的環境污染而造成危害的故事,小朋友聽得好入神,進而認識食物鏈原理,最後人們健康及周遭生物都受危害,希望喚起利用吃蟲效率高的蝙蝠、小鳥等幫助吃害蟲,減少使用農藥或殺蟲劑。

說故事過程中,曾有小朋友說蝙蝠會吸血、好恐怖,黃雅楓解說,蝙蝠不會吸血也不恐怖,反而是幫助人們吃掉害蟲的大英雄,是最天然、免費的殺蟲劑。她說,當孩子們的觀念轉變過來,不排斥蝙蝠,促進黃金蝙蝠保育,這樣就夠了。

「活著」是講媽祖魚-中華白海豚的故事,對沿海居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當甘宸宜打趣問小朋友吃過海豚肉沒?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舉手,而年長的婆婆媽媽一講到海豚肉,更是津津樂道,讓甘宸宜一度傻眼。

甘宸宜說,小朋友聽完故事後,瞭解到白海豚正面臨排放廢水污染、工程噪音和漁民網補的危險,於是發出「謝謝白海豚讓大海更美麗」、「白海豚加油」的童言之聲,令人感動,但更重要的是,在海濱與家庭傳播保護白海豚的心聲。

對於非專業出身的環保姊姊而言,要在一大群人面前比手劃腳說故事,環保姊姊們回憶當初情景說,那真是一大挑戰,在完全沒經驗下,永續聯盟安排到雲林故事館,接受說故事老師的專業訓練,學習如何吸引台下的聽眾。

張恒嘉說,參與說故事活動,聽到來自各階層的心聲,更感受到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迴響。

說故事活動也帶起社區、學校的改變,張恒嘉表示,各方紛紛來電或來信表達感謝,一股重視並採取實際行動保護環境的力量,正在產生發酵作用。而他們也知道,人們與自然「作伙飛」,指日可期。981108

台救白海豚 保護棲地刻不容緩

台救白海豚 保護棲地刻不容緩
大紀元
11月7日
http://epochtimes.com/b5/9/11/7/n2714268.htm


圖說: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研擬規劃優先保護的棲息地。(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

【大紀元11月7日訊】 (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灣台北報導)拯救瀕臨滅絕之路的白海豚,6日國內外專家齊聚台灣,研擬「優先保護棲地」的建議書,期望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各界能將此份建議書作為採取保育措施的基礎。

「優先保護棲地」範圍邊界,由台北縣淡水河口北側起,沿西海岸南下至曾文溪口南側止,並從海岸線(1年最低高潮)向外延伸3公里(1年最低低潮),或至30公尺等深線,以較遠者為準。

在「優先保護棲地」範圍內採取相關措施,阻絕漁業、用水、開發行為、污水排放和製造噪音等5大傷害白海豚的嚴重行為。

保護棲息地

保護瀕臨滅絕動物的棲息地是全球的責任。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鯨類專家小組(IUCN)主席瑞夫斯(Randall Reeves)表示,世界污染、氣候變遷嚴重,拯救非常緊迫,須要實際行動,要快,再快,更快,永遠不能停止。

1990年參與拯救長江白鱀豚保育與輔導的工作,瑞夫斯簡短描素當時的心情,「事情改變的太快,短短的時間內,情勢逆轉、消失。」中國的環境在經濟開放下,棲息地嚴重的破壞。

據會場瑞夫斯的說法,白鱀豚已確定消失。而中國是否仍有人工培育的白鱀豚,不確定。但以保育界的認識,所謂保育,是將被破壞的環境恢復到瀕臨滅種的動植物能留在原地,繼續生存繁殖,保育工作才算成功,所以重點在棲息地的復原。

命運共同體

全球面臨相同的問題,污染、氣候變遷、生物生態棲息地嚴重破壞,已非單一國家可獨立解決,全球科學家皆有共識,對各地環境變化投入關注及研究,找出解決方法。

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由17位國內外海洋生物學及生態學家所組成。主席羅斯(Dr. Peter Ross)來自加拿大,多次來台參與台灣白海豚的討論研究。

今年9月苗栗沿岸擱淺一隻白海豚,羅斯表示,失去一隻中華白海豚會非常可惜,失去多隻就是這個地區有問題。他同時聲明,白海豚與國家經濟發展没有任何衝突。

跨部會合作

白海豚平均年齡30至40歲,10歲為成年,且3、4年才生一隻。農委會林務局表示,未來規劃保護棲地以45至110隻的活動範圍。

林務局並表示,沿海居民與白海豚習習相關,西部沿岸從事漁業相關行業約8萬5千人,已計畫限制漁民補抓的類別及範圍、使用的工具、輔導轉型等。

水利署取消了大甲溪八寶堰工程、環保署對白海豚有影響棲地的五項威脅,列為環評的評估事項,各部會皆承諾要有積極的作為。

「優先保護棲地」建議書參考各地及台灣所有科學報告及研究數據,所列範圍,包含己有確認白海豚被目擊的海域,以及根據已知的棲地偏好資訊被認為「適合」白海豚利用的水域。

小組討論結果將撰寫為文,投稿至科學期刊進行審查發表,接受國際檢閱。

【小辭典】台灣白海豚

2002年中華白海豚首度在台灣發現,目前以農委會林務局的研究調查,台灣地區約有90-96隻,成年80隻,南北海域大範圍活動只佔一半。平均在離岸邊非常近的1.35公里,水深15米處活動。

白海豚是鯨類活動範圍最接近人類的魚群,所以很能反應人類對自然環境破壞的行為。但生育能力極弱,對環境極為敏感,不易復原的特性,也是其瀕臨滅絕的原因。

白海豚游水道?馬政府突發奇想

白海豚游水道?馬政府突發奇想
2009-11-07
中國時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09110700036,00.html

戎華儀/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吳敦義承諾,中科四期汙水將「直接排入海中」,但保育團體與民進黨立委田秋堇昨日質疑,此舉會嚴重破壞瀕臨滅絕的「中華白海豚」棲息海域。為解決此問題,馬政府曾一度「突發奇想」,考慮「築一條專用水道」,訓練海豚游水道以避開汙水,只是國內外專家評估「難度很高」。

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主席羅斯(Peter S. Ross)、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鯨類專家小組主席瑞維斯(Randall R. Reeves)、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陽等保育人士,昨日為中華白海豚請命。

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太洋駝海豚」,俗稱「媽祖魚、白魚吳」,林務局列為一級保育動物,以近岸、淺海為棲息海域,目前僅剩約九十隻,活動於苗栗到嘉義沿海,生育率低,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滅絕」生物,面臨汙水排放、缺乏淡水、填海造陸、漁具誤纏、水中噪音和糧食不足、飢餓等生存危機。

農委會林務局簡任技正劉瓊蓮表示,中科汙水預訂排放的區域就在中華白海豚活動的海域內,行政院跨部會小組曾和國光石化、國內外學者專家討論如何降低對海豚的衝擊,其中一個做法,是「築水道讓海豚游過」。

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李政諦指出,要海豚「乖乖游水道」雖在國外有先例,但利用的是天然峽灣地形,台灣西岸沿海沒有這樣的地形,必須完全人工興築,費用高昂,全球沒有先例,且海豚是否真的乖乖走水道,動物行為專家認為要實際執行幾乎不可能。

其他因應方案包括以棲地復育方式,順應中華白海豚在平均七點多公尺深的海域活動的習性,在填海造陸時墊高新生地沿岸的海底,創造淺海地形,花費比築水道稍低,但也是一大工程。

李政諦說,「盡可能不要產生(汙水)是最好。」他指,既然官方和國光石化都在想各種方案,表示大家都知道汙水可能造成生態衝擊,只是,包括「讓海豚乖乖游水道」等方案,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確實能解決問題,「做了,只能說聊表心意。」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中科四期國光石化將使台灣白海豚瀕臨滅絕

中科四期國光石化將使台灣白海豚瀕臨滅絕
2009.11.06
新頭殼 Newtalk.tw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774


今年台灣白海豚僅存90隻左右,中科四期和國光石化恐將造成白海豚加速瀕臨滅絕。圖: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攝

顧美芬/台北報導

台灣西部沿海特有的台灣白海豚,從前年不到200隻數量,今年已急速銳減只剩90隻左右。保育團體憂心,政府積極推動的中科四期和國光石化恐將造成白海豚瀕臨滅絕的最後一根稻草。

根據文獻記載白海豚最早文獻記載,是從1637年在珠江口發現,又稱中華白海豚。台灣何時有白海豚已經不可考,但2002年開始,台灣才累積白海豚的研究資料,據統計2007年台灣白海豚已不到200隻,但是到了2009年,台灣白海豚已急速銳減不到100隻。

6日在一場台灣白海豚保育的國際交流座談會中,與會國際學者提出警告,白海豚正面臨五大威脅,包括棲地消失、誤捕、河川污染、水下噪音、河海口生態破壞等。希望政府優先保育白海豚棲地。

台灣白海豚較容易被觀察到的時機,正逢媽祖生日的農曆3月到夏末,所以民間又稱「媽祖魚」。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執秘甘宸宜指出,雖然台灣白海豚緣自於中國東南沿海,但長期下來,幾乎已成為台灣特有亞種,若再不正視台灣白海豚的生存危機,在不久的未來,台灣白海豚恐將瀕臨絕跡。

由於白海豚棲地從淡水河口北側到曾文溪口南側,主要活動在離岸3公里以內,水深30公尺以內的潛水海域,對水質污染和棲地改變特別敏感。由於政府近來積極推動的二林中科四期、國光石化等重大工程,被視為謀殺白海豚的「超級必殺技」,此外,為了供應未來中科四期及國光石化兩大科學園區龐大用水需求,經濟部水利署擬在大肚溪(烏溪)興建「大度攔河堰」,也將危急白海豚生存空間,盼政府能正視問題嚴重性。

顧問團國際學者經過三天的討論並實地檢視擱淺海豚標本與現勘棲地之後,再次確認中華白海豚的五大威脅為棲地消失、誤捕、河川污染、水下噪音、河海口生態破壞。與會者認為只有經過嚴謹科學研究與討論所擬定的保護政策,才有可能讓台灣的白海豚族群免於絕種的命運。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台灣白海豚保育工作國際交流座談會新聞稿

台灣白海豚保育工作國際交流座談會
新聞稿

媽祖魚(中華白海豚)是台灣海洋生態資源的重要指標,由於沿海環境日漸惡化,目前正面臨絕種危機;根據今年最新的研究數據,台灣的白海豚數量可能僅在60至90隻之間。尤其日前苗栗地區發生白海豚因漁網纏繞導致溺斃的悲劇,根據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的研究,溺斃海豚的編號為TW03,因為頭部有T字斑點,被暱稱為Mr. T,是台灣開始做白海豚研究以來,第三隻被成功辨識紀錄的白海豚,對研究團隊而言,就像是一位認識多年的好朋友一般。對於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絕種等級的族群來說,每一隻白海豚的死亡都是台灣無可彌補的巨大損失。雖然台灣政府開始重視白海豚生態相關研究,但仍有許多重大開發案即將設置在白海豚棲地內,對其生存造成嚴重威脅。台灣白海豚的保育議題受到國際鯨豚保育學者高度重視,特於2009年11月2日至5日第三度齊聚台灣,舉行白海豚國際保育工作會議。

此次會議的重點在於從嚴謹的科學角度,討論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的範圍,會議結論可作為台灣各界進行白海豚保育工作的重要依據。顧問團國際學者經過三天的討論並實地檢視擱淺海豚標本與現勘棲地之後,再次確認中華白海豚的五大威脅為棲地消失、誤捕、河川污染、水下噪音、河海口生態破壞,以IUCN的保育標準,列為CR級的白海豚,就算只是維持現有的環境狀態,還是難逃滅種的命運,完全無法容忍新增的威脅。他們也認為只有經過嚴謹科學研究與討論所擬定的保護政策,才有可能讓台灣的白海豚族群免於絕種的命運。

許多國際學者難得齊聚台灣,為台灣的海洋國寶提出建言,所以田秋菫委員國會辦公室、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及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共同舉辦座談會,邀請國內外學者、政府單位與民間保育社團,希望借重這次討論,提供台灣政府單位、學術團隊及民間一個與國際學者直接交流保育意見的場合,並請林務局提供最清晰的白海豚生態影像紀錄,讓國際學者了解台灣目前白海豚保育工作的現況與問題。最後則會邀請國內與會單位簽署白海豚保育宣言,展現台灣保育白海豚決心。

主辦單位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田秋菫委員國會辦公室

聯絡人:甘宸宜 0982-225613

台灣白海豚的棲息環境:國際專家討論小組成果報告

台灣白海豚的棲息環境:國際專家討論小組成果報告 Original Version
(台北,2009年11月2日至5日)

台北(2009年11月5日):一個由各國科學家組成的討論小組最近齊聚台北,共同研擬台灣瀕臨絕種的白海豚「應優先保護棲地 (priority habitat)」範圍建議書。這個數量不到100隻的獨立海豚族群,居住在台灣中部的西海岸淺水地帶,飽受污染、噪音、漁具誤捕和河口淡水減少及填海造陸造成的棲地變化等生存威脅。

此討論小組是由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簡稱ETSSTAWG)召集,ETSSTAWG本身則是由17位台灣與國際海洋生物學及生態學家所組成。討論小組利用三天的時間撰寫一份計畫書,內容描述該族群生存與回復所必須的「應優先保護棲地」,同時提出建議。

近期內,討論小組將把撰寫成果投稿至科學期刊進行審查與發表,因此該成果得以接受國際各方檢閱。此份工作的內容主要是提供白海豚族群「應優先保護棲地」的科學論述,期望政府、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各界能將此份建議書作為採取保育措施的基礎。

簡單地說,討論小組建議「應優先保護棲地」的範圍邊界應為淡水河口北側起始,沿西海岸南下至曾文溪口南側,並從海岸線(相對於年最低高潮)向外延伸三公里(相對於年最低低潮),或至30公尺等深線,以離岸較遠者為準。此範圍包含已有白海豚確認目擊紀錄的海域,以及根據已知的棲地偏好資訊被認為『適合』白海豚利用的水域。

如果不立即針對「應優先保護棲地」裡的漁業、用水 (water use)、開發行為 (construction)、污水排放和製造噪音的活動採取相關措施,台灣白海豚將會步上滅絕之路。

ETSSTAWG樂見並支持許多政府單位因認知海豚族群的困境所做的努力,也期待與各方有更進一步的對話與交流。ETSSTAWG始終樂意為任何有關白海豚及其棲地的科學性疑問提供專業諮詢。


更多詳細資訊請洽:
● Dr Peter S. Ross
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 (ETSSTAWG) 主席
peter.s.ross@dfo-mpo.gc.ca
● Dr Randall R. Reeves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鯨類專家小組 (IUCN Cetacean Specialist Group) 主席
rrreeves@okapis.ca

│本中文翻譯僅供參考,如有疑義,請參考原文 │ 譯者: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台灣白海豚保育工作國際交流座談會邀請函暨採訪通知

台灣白海豚保育工作國際交流座談會
邀請函暨採訪通知 English Version

會議目的

媽祖魚(中華白海豚)是台灣海洋生態資源的重要指標,由於沿海環境日漸惡化,目前正面臨絕種危機;根據今年最新的研究數據,台灣的白海豚數量可能僅在60至90隻之間。尤其日前苗栗地區發生白海豚因漁網纏繞導致溺斃的悲劇,對於被國際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絕種等級的族群來說,每一隻白海豚的死亡都是台灣無可彌補的巨大損失。雖然台灣政府開始重視白海豚生態相關研究,但仍有許多重大開發案即將設置在白海豚棲地內,對其生存造成嚴重威脅。台灣白海豚的保育議題受到國際鯨豚保育學者高度重視,特於2009年11月2日至5日第三度齊聚台灣,舉行白海豚國際保育工作會議。

此次會議的重點在於從嚴謹的科學角度,討論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的範圍,會議結論可作為台灣各界進行白海豚保育工作的重要依據。此外,這次座談會也把握多國鯨豚保育學者同聚台灣的難得機會,提供台灣政府單位、學術團隊及民間一個與國際學者直接交流保育意見的場合。
因此,田秋堇國會辦公室、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及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共同舉辦座談會,邀請與會單位簽署白海豚保育宣言,並請林務局提供最清晰的白海豚生態影像紀錄,敬邀各界及媒體先進參與。

主辦單位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田秋堇國會辦公室

會議時間

2009年11月6日(五)上午10:00

會議地點

立法院紅樓202會議室(請由中山南路大門進入)

會議議程

09:40-10:00 簽到
10:00-10:10 田秋堇委員致詞,介紹與會單位及代表
10:10-10:30 「白海豚國際保育工作會議」結論發表
10:30-10:40 林務局發表白海豚保育工作成果
10:40-10:50 簽署白海豚保育宣言
10:50-12:00 與會單位與國際學者保育意見交流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政院海洋事務小組決議 保護中華白海豚

政院海洋事務小組決議 保護中華白海豚
981102
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0911020291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2日電)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今天主持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小組第3次委員會議,決議請農業委員會有效保護中華白海豚及其賴以維生的漁業資源,並培養國民海洋意識。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會後發布新聞稿表示,海洋事務小組請農委會寬列經費,加強調查中華白海豚的族群分布、食物資源及相關生態研究。

研考會表示,小組請內政部持續辦理國家公園海洋資源保育相關調查、監測與研究等,積極落實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海洋保育。為積極促進海洋休閒產業發展,也請農委會漁業署輔導漁民,創造就業機會。

此外,小組請內政部積極檢討涉及海岸地區海洋產業發展的法規,以吸引民間投資。透過跨部會協調與推動,提昇海洋休閒產業產值。

小組召集人、副召集人分別由朱立倫及研考會主任委員朱景鵬擔任,委員有行政院秘書長林中森、內政部長江宜樺、教育部長吳清基與經濟部長施顏祥等。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白海豚SOS 環保團體搶救

白海豚SOS 環保團體搶救
時間:2009/10/26 14:16
中央廣播電台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20868

撰稿‧編輯:林晨柏
新聞引據:TVBS


彰化環保聯盟25日舉辦「救在彰化海岸」活動,1500多名志工手持雨傘,
排列成中華白海豚形狀及 SOS字樣,呼籲停止推動石化工業,保護海洋生態。


保育動物「中華白海豚」瀕臨絕種,彰化縣環保團體發起搶救行動,在芳苑海邊號召1300人,撐起紅色以及白色的傘,拼出白海豚的圖案以及SOS搶救字樣,環保人士說,海岸生態因為過度開發,嚴重被破壞,目前白海豚數量只剩70隻左右。

1300人齊聚廟宇廣場,他們不是來拜拜的,而是撐傘坐在板凳上,顏色以紅白為主,白色的傘拼出的是海豚圖案,紅色則是排出英文字母SOS,要各界救一救中華白海豚。

上千位民眾,事先排演就了花了1個多小時,撐傘在大太陽下表達訴求,他們口中的白海豚也就是俗稱的「媽祖魚」,主要棲息地是彰化沿海地區,但環保團體發現,近年來石化業填海造陸以及中科二林園區的污染,白海豚棲地被嚴重破壞和威脅,數量愈來愈少。

環保團體表示,白海豚瀕臨絕種,現在已經被列為第一類保育動物,而海岸線過度開發,不只是白海豚生態受影響,沿海漁業也會被破壞。

彰化中科、八輕 環團快「傘」抗議

彰化中科、八輕 環團快「傘」抗議
2009-10-26
自由時報電子報‧中部新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26/today-center9.htm


千餘名民眾昨天在彰化縣芳苑鄉海邊一起撐傘,排成中華白海豚圖型(白色)及SOS(紅色)字樣。(記者王百鍊攝)

舉辦千人守護彰化海岸

〔記者王百鍊/芳苑報導〕彰化環保聯盟號召千人於25日在彰化縣芳苑鄉海邊撐傘,排成中華白海豚圖型及SOS字樣,表達反對國光石化、中科二林園區進駐彰化縣西南隅。他們並將用中華白海豚之名控告相關單位,以凸顯出2項計畫帶來的廢水污染海域,將造成中華白海豚滅種的危機。

台灣環保聯盟主辦、彰化縣環保聯盟承辦的「救在彰化海岸、千人守護彰化海岸」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約1500名民眾參加,大家昨早陸續到芳苑鄉海邊的普天宮廣場集合。

以傘排成中華白海豚圖

志工將1200張椅子依原先規劃位置一一排列在廣場,千餘名民眾在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等人指揮下就座,隨後一起撐起大會分發的陽傘,美麗的圖樣馬上浮現。

在4、5百坪寬的廣場上,浮現一隻純白色的中華白海豚圖型,旁邊另有鮮紅色的「SOS」字樣,雖然事先排演花了1個多小時,而撐傘時間只有數分鐘,但已經充分展現活動的主題。

台灣環保聯盟理事長王俊秀向民眾說明表示,彰化縣沿海可見的中華白海豚,是台灣特有的獨立族群,目前只剩70隻左右,瀕臨絕種。

王俊秀指出,目前計畫在彰化縣西南角興建的國光石化八輕廠、中科二林園區等,都將嚴重污染海域,影響中華白海豚的生存,沿海漁業也將受到破壞,他們反對到底。

擬以海豚名義提出控告

王俊秀強調,多年前「灰面狂鷹」控告彰化縣府侵佔棲地一案雖然敗訴,但是未來仍將以「中華白海豚」控告擬開發國光石化、中科二林園區等的相關單位,喚起大家的重視。

參加民眾最後在「守護彰化海岸宣言」的大型布條上簽字,表達堅決守護環境的決心。

守護海岸 彰化千人SOS拯救台灣媽祖魚

守護海岸 彰化千人SOS拯救台灣媽祖魚
2009/10/26
青年日報
http://news.gpwb.gov.tw/newpage_blue/news.php?css=2&nid=109120&rtype=4

記者張溎壕/芳苑報導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昨日舉辦「救在彰化海岸千人守護海岸」活動,號召上千人撐起白海豚雨傘(拼湊白海豚形狀),象徵共同守護珍貴的彰化海岸資源,吸引超過一千五百人共同響應參與守護海岸活動。

活動從上午九時三十分開始,十時三十分過後千傘齊開,場面極為壯觀。藉由中華白海豚的生存危機,凸顯彰化海岸的生態環境與養殖產業遭到嚴重的破壞和威脅,號召並廣邀眾人的力量,來守護這片美麗的海岸淨土。

環境保護聯盟說,棲地破壞、填海造陸、廢水污染、海底噪音、底拖網等等,都將嚴重衝擊到這群珍貴稀有白海豚的生存,尤其是西部地區過度開發與填海造陸,使中華白海豚的棲地惡化、棲地利用面積減少等,直接的衝擊族群生存。

救在彰化海岸千人守護活動最大的特色,除了號召千人守護之外,最特別的是,利用一千多支繪有中華白海豚的白色和紅色雨傘,排列出中華白海豚的形狀及 SOS等字樣,(SOS也代表著:拯救白海豚Save Our Sousa的簡稱)。這也是全台的創舉,以千人共同來完成撐起台灣媽祖魚(中華白海豚)的防護傘,並共同發表「守護彰化海岸宣言」,守護著彰化海岸不受污染和破壞。

彰化1300鄉親 拼救中華白海豚

彰化1300鄉親 拼救中華白海豚
2009-10-26
中國時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6+112009102600286,00.html
洪璧珍/彰化報導


「排排」站 護淨土▲彰化縣環保聯盟25日發動1300名以上民眾,在芳苑海邊的普天宮廣場,以紅白兩色傘排出「救救中華白海豚」的圖案。(洪璧珍攝)

SOS,救救白海豚!彰化環保聯盟廿五日發動千餘鄉親,在芳苑海邊的普天宮廣場,以紅白兩色傘,排列出拯救中華白海豚的圖案。俗稱「媽祖魚」的中華白海豚,屬瀕臨絕種的第一類保育動物,活動範圍在台灣西部海岸,目前總數量已不到一百隻。

彰化環盟會長蔡嘉揚博士指出,棲地破壞、填海造陸、廢水汙染、海底噪音、拖網等,都將嚴重衝擊到這群珍貴稀有白海豚生存,尤其是西部地區過度開發與填海造陸,使中華白海豚的棲地惡化、棲地利用面積減少,更直接衝擊到族群的生存。

藉白海豚生存危機 凸顯石化汙染

這次活動是藉由中華白海豚的生存危機,凸顯彰化海岸的生態環境與養殖產業,即將因國光石化填海造陸和中科二林園區的汙染,遭到嚴重的破壞和威脅,期望號召並廣邀眾人的力量,一起來守護這片美麗的海岸淨土。

活動原本預定由一千二百人撐起一千二百把紅白傘,拼出白海豚的圖案,加上SOS紅字,但事先即有超過一千三百人預約報名,現場還有自己來的,甚至外地來進香的阿公、阿嬤因緣際會來到現場,也加入發聲行列。

除了守護白海豚的生存環境,由於時值侯鳥過境的秋冬季,芳苑海邊來了不少稀客,數量最多的是大杓鷸,完成了白海豚拼圖後,大夥兒撐著紅白傘,三五成群走向海邊賞鳥,一起體驗台灣西部海岸的美麗與豐富的生態。

逾千志工撐傘排海豚圖案 籲護彰化海岸

逾千志工撐傘排海豚圖案 籲護彰化海岸
10/25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285459&type=%E5%9C%B0%E6%96%B9

〔中央社〕彰化環保聯盟等今天舉辦「救在彰化海岸千人守護活動」,號召1500多名志工手持不同顏色雨傘排成中華白海豚圖案,呼籲停止在彰化海岸推動石化工業,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為反對國光石化等石化工業進駐彰化西南角海岸,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和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等單位今天在彰化縣芳苑鄉普天宮舉辦「救在彰化海岸千人守護活動」,荒野保護協會等多個環保團體應邀參加。

報名參加活動的1500多名來自各環保團體、學校的志工上午齊聚普天宮前廣場,在工作人員協助下,依序坐在板凳上,手持白、黑、紅 3色雨傘排成中華白海豚圖案及 SOS字樣,象徵中華白海豚已瀕臨絕種,亟待搶救。

1500多名志工在台灣環保聯盟會長王俊秀和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帶領下,並宣讀「守護彰化海岸宣言」,承諾拒絕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工業進駐彰化,守護彰化海岸,保護永續的農漁產業和生態環境。

王俊秀說,被稱為「媽祖魚」的中華白海豚生活在台灣西部海岸附近,數量不斷減少,現在只剩下約70隻左右。如果國光石化進駐彰化西南角海岸計畫成真,中華白海豚可能會絕種,海洋生態也會被污染破壞。

王俊秀表示,為保障中華白海豚在內海洋生物的自然生存權,台灣環保聯盟、彰化聯盟等保育團體將到法院控告彰化縣政府、國光石化等單位,要求他們停止在海岸推動石化工業,保護台灣西部海岸的生態環境。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活動倒數‧歡迎響應] 1025千人守護彰化海岸

1025金秋地球日 Golden Earthday‧Saving Coast at Changhua

救在彰化海岸 千人守護海岸 活動官網

彰化海岸擁有全台面積最大的泥質潮間灘地
孕育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 涵養特殊的漁村文化氣息
但是引進高污染的八輕國光石化與中科二林園區 將損毀這些珍貴的資產
邀請您一同來撐起台灣白海豚(媽祖魚)的保護傘 完成千人守護海岸壯舉

感謝各界朋友大力支持,撐傘人數已額滿囉!

1025當天從早到晚都有知性、精采又愛地球的節目,
迎大家一起來分享對海岸的愛
(免報名)

時間: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農曆九月初八

地點:彰化縣芳苑鄉普天宮(彰化縣芳苑鄉芳漢路芳二段161巷100號)地圖公車資訊
活動特色:
 千人撐傘護海豚(排成白海豚的形狀)、海岸生態導覽、古早味牛車漫遊
 說故事、有機農夫+愛地球市集、熱愛鄉土演唱會、鐵馬影展
注意事項:
♦ 當日報到時間為早上9:00-10:00,如10:30還未報到,名額將開放給現場民眾。請務必準時報到!
活動現場備有免費素食午、晚餐,請自備餐具(碗筷)。現場亦備有餐具義賣。
活動現場靠近海邊,且最近日夜溫差大,建議做好防曬及禦寒準備,以免曬傷或著涼。



下載宣傳單活動官網

洽詢專線: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 04-7626609
廖先生 0919-524911
施小姐 0911-761839


電子信箱:7626609@gmail.com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白海豚頻死亡再告急

白海豚頻死亡再告急
2009-10-19
星島日報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1/1/1299589/1.html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今年珠江口已有十六條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創近年新高,包括香港發現的五條。魚網、基建工程、污染及氣候是威脅中華白海豚的四大殺手。專家表示,目前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僅存有約一千條中華白海豚,珍稀程度幾近大熊貓,專家正密切觀察港珠澳大橋工程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

《廣州日報》報道,截至七月三十一日,珠江口海域今年發生的白海豚死亡數字,已經達到十六條,與六年兩條、○七年七條、○八年五條相比,今年白海豚死亡數量明顯攀升。統計又顯示,與往年四月至八月的高峰期相比,白海豚死亡高峰期提前了兩個多月,死亡地點也正在南移。

是甚麼原因導致白海豚死亡增多呢?每接到一宗擱淺報告,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人員都會對海豚屍體進行死因檢驗。近期,他們發現不少死亡海豚身上都有明顯的環形勒痕,可能是海豚在追逐魚群過程中,誤闖防鯊魚網,被魚網纏住,無法浮出水面呼吸,窒息致死。

除了漁網外,研究人員在部分白海豚屍體的皮下組織、肌肉發現大面積瘀血,胃內有大量食物,顯示其是突然死亡。專家分析,珠江口水域海上交通繁忙,海洋工程施工密集,這些白海豚可能因水下爆破或船隻撞擊致死。

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陳加林表示,與往年相比,中華白海豚剖驗時發現疾病感染的個案顯著增多。這與珠江口近年來環境的惡化息息相關。去年,廣東全年陸源污染物入海總量為五十三萬噸,其中珠江口接納四十一萬噸。廣州、東莞、中山、深圳近岸海域幾乎都遭受嚴重污染。

珠江口地區的惡劣天氣也是白海豚遭殃的另一原因。今年上半年,到達廣東的颱風明顯比前幾年增加,造成新生幼豚與母豚分離。由於白海豚是哺乳動物,幼豚需要靠食母豚的乳汁存活,一旦與母豚分離,便會因無法獲得食物來源而活活餓死。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滅種危機 中華白海豚恐不到百隻

滅種危機 中華白海豚恐不到百隻
2009-10-4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4/today-center10.htm


台灣西海岸的中華白海豚,據調查,數量銳減,恐不到百隻,面臨滅種危機。(記者陳燦坤翻攝)

〔記者陳燦坤/麥寮報導〕台灣永續聯盟普查台灣西海岸中華白海豚數量,研判可能不到100隻,滅種危機迫在眉睫,秘書長張恒嘉警告沿海工業區不斷開發,將造成海豚聲納探測失靈引傷亡,此外,之前苗栗縣發現暴斃的白海豚,極可能也是環境污染所致。

長年棲息台灣西岸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生存空間遭嚴重壓縮,台灣永續聯盟今年與縣府合作展開調查計劃,迄今在雲林縣麥寮、四湖、口湖等地進行過36次陸上及兩次出海觀察,發現中華白海豚在雲林縣海域出沒頻率極高,多次集中在台西、麥寮交界處。

永續聯盟秘書長張恒嘉指出,聯盟成員兩次搭船出海,曾在外傘頂洲目睹白海豚母子相隨的溫馨景象,但令人憂心的是台灣海域特有的中華白海豚數量,今年可能已不到100隻,隨時面臨滅種危機。

張恒嘉引述國外學術研究表示,這幾年沿海工業區相繼開發,填海造陸過程所引起的低音頻噪音是海豚的隱形殺手,將干擾其聲納探測準確性,甚至導致集體擱淺沙灘或蚵棚死亡。

張恒嘉表示,除工業區開發過程帶來的生態危害外,污水排放則是另一浩劫,日前苗栗縣海岸暴斃的白海豚無明顯外傷,極可是環境污染所致,年底聯盟將彙整這一年調查報告出書,喚醒大家重視白海豚保育。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三天前白海豚死因:溺斃

三天前白海豚死因:溺斃
2009.09.28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BREAKINGNEWS3/5163940.shtml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即時報導】

三天前一隻中華白海豚在苗栗通霄鎮新埔漁港沙灘擱淺、死亡。嘉義大學、科博館解剖報告昨天出爐,這隻可憐的白海豚,本身已體弱多病,又被漁網纏繞脖子,有嚴重勒痕;死因主要是「溺斃、左心室大動脈血拴、細菌性胸膜肺炎」。

研究人員說,這隻白海豚約300台斤,成年只有248公分,推估因為瘦弱多病,又陷入漁網內,頸部被纏繞,所以吸入過多海水,解剖發現氣管都是海水、肺部也有泡沫,科博館將製作成標本。

【2009/09/28 聯合報】

瀕臨絕種保育動物中華白海豚死亡 專家解剖查死因

瀕臨絕種保育動物中華白海豚死亡 專家解剖查死因
(2009/09/26 18:27)
NOWnews 今日新聞
http://www.nownews.com/2009/09/26/11464-2511580.htm

記者楊文琳/中市報導

台灣沿海僅剩不到兩百隻,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入極危等級的瀕臨絕種保育動物中華白海豚,二十五日被發現擱淺死亡在新埔海邊,鯨豚保育人士送至科學博物館進行解剖查死因。

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和棲息在從苗栗縣通宵鎮到雲林縣台西鄉附近的海域,根據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受到最嚴密的保護,而其生存所受的威脅情況比北極熊還要嚴重。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表示,根據觀察結果,台灣的中華白海豚數量約在百隻左右,全部族群不超過兩百隻,被列為瀕臨絕種動物。

包括中華鯨豚協會及台大鯨豚研究室的鯨豚保育專家,將死亡的中華白海豚運送至科博館進行解剖,科博館動物組姚秋如博士指出,十年前科博館曾接獲已腐敗的白海豚屍體,這次是首度有死亡不到二十四小時即送來的白海豚,這隻死亡的母白海豚初步觀察外觀並無致命性外傷,但體型明顯偏瘦,瘦到皮膚明顯出現皺褶,進行解剖的嘉義大學獸醫系助理教授楊瑋誠表示,初步判定白海豚有肺炎現象,但仍需進一步解剖及組織培養分析才能找出正確死因。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罕見白海豚擱淺 疑似遭漁網拖行致死

罕見白海豚擱淺 疑似遭漁網拖行致死
2009/09/26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www.nownews.com/2009/09/26/91-2511352.htm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苗栗縣通霄鎮新埔漁港25日發現一隻罕見的白海豚,牠的尾巴還纏著漁網,擱淺在沙灘上氣絕身亡,因牠全身傷痕累累,懷疑是遭漁網拖行,被漁民拉上船割斷漁網丟入海裡,再被大浪沖到岸上而死亡。

新埔漁港林姓漁民上午10點多發現一隻白色海豚擱淺沙灘,之後緊急通報海巡單位,海巡人員趕到現場立刻用濕布覆蓋海豚並且派車載到陸地,漁民不斷澆水還是救不回白海豚。

由於中華白海豚喜歡跟隨拖船,豐富的漁獲讓牠們可以不費力氣飽餐一頓,因此鯨豚協會人員懷疑是被漁民丟入海裡。有漁民表示,「海豚應該是被纏住後,被用上船,漁民把網子割掉後再把海豚丟下海,因為這是保育類動物,他們也不敢帶回去。」

中華白海豚在每年農曆3月媽祖生日開始活躍於台灣西海岸,因此又被稱為媽祖魚,目前全球數量只有1200隻,是相當罕見的動物,這隻身長260公分的海豚第一次在台灣擱淺死亡,鯨豚協會人員將解剖查明死因。(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稀有中華白海豚 苗栗通霄外海擱淺死亡

稀有中華白海豚 苗栗通霄外海擱淺死亡
2009/09/26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www.nownews.com/2009/09/26/11463-2511361.htm

一隻中華白海豚25日上午7時許被漁民發現在苗栗縣通霄鎮新埔漁港的沙灘擱淺,經海巡官兵營救後發現已經死亡。由於中華白海豚是一級保育類動物,經苗栗縣林務科鑑定已無生命跡象後,遺體已轉運至台中科學博物館解剖,準備查明死因後即做成標本典藏。

這隻死亡的中華白海豚身長260公分,屬成年豚,被拖救上岸時,身上並無明顯傷勢,但頭及尾鰭部分有被漁網纏的痕跡,前往會勘的專家研判有可能被漁網纏繞致死,不過他們同時也發現,這隻海豚的牙齒已經磨得略顯低平,顯示歲數已高,因此也不排除和年齡及活動力低落有關。



苗栗縣政府林務科長陳樹義指出,根據研究,中華白海豚的數量不多,台灣西部海域數量僅約100隻,而且大多時候集中在中部這段,中華白海豚的出現,顯示其活動範圍內的海域汙染較少,具環境指標作用,這次白海豚擱淺雖未救活,讓人痛心,不過已足以證明苗栗海域確實比較乾淨。

陳樹義說,這隻白海豚擱淺消息曝光後,立刻吸引嘉義大學獸醫系、台中鯨豚研究室、台中科學博物館及中華鯨豚協會等四個研究單位關心,不過因為白海豚已經死亡,因此他們只能調來貨車,並敷上冰塊送科博館解剖。

新埔海灘 白海豚擱淺死亡

新埔海灘 白海豚擱淺死亡
2009-9-26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sep/26/today-north2.htm


通霄鎮新埔海灘昨天出現白海豚擱淺死亡。(記者陳界良攝)

〔記者陳界良/苗栗報導〕苗栗縣通霄鎮漁民昨天在新埔海灘上發現一隻擱淺的白海豚,海巡署岸巡人員趕到現場時白海豚已死亡,中華鯨豚協會與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人員將白海豚運往台中科學博物館,將解剖查明死因。

尾鰭擦傷 發現已氣絕

新埔里的漁民昨天上午在新埔安檢所外約200公尺的沙灘上發現這隻白海豚,當時正值退潮,白海豚距海水已有一段距離,海巡人員將白海豚搬運到安檢所的停車棚,白海豚早已無氣息,身上僅尾鰭等部位有輕微擦傷。

研判為中華白海豚中華鯨豚協會人員到場勘查,這隻白海豚應該是「中華白海豚」,身長約260公分,屬成年海豚。有居民認為,白海豚可能遭漁民誤捕,造成死亡。但鯨豚協會人員說,白海豚身上並無明顯重大外傷,海巡人員到場時也未發現漁網,死因有待解剖查明。


白海豚身長260公分,需5名壯漢才能抬得動。(記者陳界良攝)

運往台中科博館解剖

農業處人員昨天緊急調來冰塊與貨車,在5名海巡人員協助下,將白海豚搬上貨車,並以冰塊、沾溼的紙板與棉被包覆,降低日照腐壞速度,隨即送往台中科博館進行解剖化驗。

海巡署岸巡三二大隊行政官周逸寰說,通霄海邊去年也曾陸續出現3隻海豚擱淺,但都是黑色海豚,他是第一次看到白海豚。附近居民說,白海豚數量很少,通常在每年3、4月間較常見,正值媽祖出巡前後,漁民習慣稱為「媽祖魚」。


《台灣西部海域據估剩不到200隻》中華白海豚 國際列極度瀕危動物

2009-9-26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sep/26/today-north2.htm

〔記者陳界良/苗栗報導〕出現在台灣西部沿海的中華白海豚,據估數量剩不到200隻,去年8月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極度瀕危」動物,中華鯨豚協會也鮮少有救援紀錄,保育人士還特別成立「媽祖魚保育聯盟」。

前年成立的媽祖魚保育聯盟指出,中華白海豚原名為印太洋駝海豚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剛出生時呈暗灰色,成年後則呈白色或淡粉紅色,身上有深色小斑點,成年身長可達280公分,體重約250公斤到280公斤,主要出現在台灣西部的苗栗到雲林間海域。

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李明華說,協會每年約接獲40到50件救援鯨豚案例,其中白海豚很少見,印象中不超過3次。造成鯨豚擱淺的原因很多,包括鯨豚有心臟病、寄生蟲、被鯊魚咬傷等。由於鯨豚利用聲波定位,不太可能被漁船撞擊。

媽祖魚保育聯盟說,中華白海豚分布的海域正是台灣開發、污染最嚴重的西部海域,研究顯示中華白海豚的數量不到200隻,甚至不到100隻,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保育紅皮書公告為「極度瀕危」等級,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拖網纏繞?白海豚通霄擱淺 死因紛紜

拖網纏繞?白海豚通霄擱淺 死因紛紜
2009.09.26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159192.shtml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洪敬浤/連線報導】


瀕絕白海豚擱淺 魂斷通霄海岸/胡蓬生


稀有的中華白海豚,昨天在苗栗縣通霄鎮沙灘上擱淺,發現時已死亡。
記者胡蓬生/攝影


一隻中華白海豚昨天清晨在苗栗通霄鎮新埔漁港沙灘擱淺,海巡人員趕往營救時,白海豚已死亡。中華白海豚是瀕臨絕種的稀有保育動物,台灣西部海域數量僅約一百隻。

這隻白海豚尾鰭有多道傷痕,漁民一口咬定白海豚頭部和尾部遭拖網纏繞,但白海豚經嘉義大學獸醫系助理教授楊瑋誠解剖,懷疑是呼吸道感染,確實原因需等檢驗報告才能判定。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表示,白海豚解剖後,骨骼將製成標本展示。

昨天清晨七時許,漁民黃永華在新埔漁港安檢所前方沙灘,發現白海豚擱淺,海巡人員據報趕到,白海豚已無氣息。

黃永華說,漁民出海作業時,偶爾會見到白海豚三五成群在附近洄游,擱淺的白海豚應是其中一隻。通霄沿海近來常有拖網漁船,違規在三浬內作業,他們懷疑元凶是拖網船。

「哇,不曾見過白色的海豚!」海巡人員將白海豚扛至安檢所引來民眾圍觀,這隻白海豚約二點六公尺長,漁民推估重約三百台斤,雖已死亡,但海巡人員仍小心幫牠澆水降溫,中午將牠運至台中科博館。

楊瑋誠說,這隻白海豚為雌性,身型瘦小,研判營養不良,解剖發現呼吸道發炎、紅腫,懷疑有細菌感染。

白海豚數量稀少,過去擱淺案例屈指可數,鯨豚協會秘書長李明華表示,一九九五年迄今,白海豚在國內擱淺紀錄金門有五次,本島之前僅通霄、台南、桃園有紀錄,昨天是本島第四次擱淺。

台大教授周蓮香表示,中華白海豚在台灣西岸的族群約僅一百隻,大陸珠江、香港等地的族群數約一千五百隻。


小檔案:媽祖魚

中華白海豚十分稀少,早年學界和官方欠缺文獻調查資料,僅有漁民目擊和轉述傳聞,更增添神秘感。剛出生時為黑色、年輕轉灰色,成年呈現粉紅色,又有粉紅海豚之名。


牠在台灣西部海岸出沒,因出現時間在媽祖誕辰進香期間,漁民稱為「媽祖魚」、「媽祖使者」,認為是吉兆。

【2009/09/26 聯合報】

珍稀中華白海豚 新埔漁港擱淺亡

珍稀中華白海豚 新埔漁港擱淺亡
2009-09-26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9+112009092600199,00.html

【簡光義/苗栗報導】

苗栗通霄新埔漁港,廿五日清晨漁民發現一隻罕見保育類的中華白海豚,尾巴還纏著漁網擱淺在沙灘上,漁民發現已氣絕死亡,成為中華白海豚在台灣擱淺死亡的首創。保育人員已將屍體帶回台中科博館解剖,了解白海豚死因。

保育人員檢查,這隻中華白海豚身長二公尺六十公分,全身傷痕累累有多處擦挫傷,疑似遭漁網拖行,而且海豚右下額掉了四顆牙齒,可能是因年紀大了又生病,才會纏繞漁網氣力用盡,被海浪沖上岸擱淺在漁港。

據漁民表示,全球數量稀少的中華白海豚,被發現時已無氣息,牠的尾巴和背鰭都有疑似遭漁網拉扯的傷痕。由於漁民昨天在外海曾經看到漁船拖網捕漁,不排除這隻中華白海豚是遭到漁網波及,而受傷死亡。

漁民說,中華白海豚喜歡在淺海活動,幾年前還一度出現在苗栗縣龍鳳漁港,牠是保育類動物,漁民知道數量稀少,不會撈捕或是傷害牠。

據了解,許多人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中國獨有的物種,其實牠的正確名稱是「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目前數量估計只有一千二百隻左右,由於中華白海豚都在近海活動,最怕漁船撞傷或漁民誤捕,因此這隻罕見的中華白海豚擱淺在台灣死亡,也是史上第一例。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白海豚通霄海灘擱淺死亡

白海豚通霄海灘擱淺死亡
2009年9月25日‧星期五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272801&type=%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記者陳界良/苗栗報導〕苗栗縣通霄鎮漁民今天上午在新埔海灘上發現一隻擱淺的白海豚,海巡署岸巡人員趕到現場時,發現白海豚已氣絕,會同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人員將白海豚運往台中科學博物館,將解剖查明死因。

新埔里的漁民上午在新埔安檢所外約200公尺的沙灘上發現這隻白海豚,當時正值退潮,白海豚距海水已有一段距離,岸巡人員將白海豚搬運到安檢所的停車棚,但白海豚已無氣息,身上僅尾鰭等部位有輕微擦傷。

中華鯨豚協會人員到場勘查,白海豚身長約260公分,屬成年海豚,死因有待解剖查驗。農業處人員調來冰塊與貨車,以冰塊將白海豚包覆後,送往科博館解剖。岸巡人員說,通霄海邊去年也出現3隻海豚擱淺,但都是黑海豚。

瀕絕白海豚擱淺 魂斷通霄海岸

瀕絕白海豚擱淺 魂斷通霄海岸
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2B4-23333d313-2B3b4-233-2F3b34304-233-2B-21-3D#

來源: 胡蓬生
發表日期︰2009-09-25
摘要︰
一隻中華白海豚9月25日清晨,被漁民發現擱淺在苗栗縣通霄鎮新埔漁港的海灘上,已無氣息,漁民指控是入侵的拖網船害死牠;白海豚擱淺案例罕見,鯨豚協會將牠送往台中科博館解剖研究。

漁網勾住了! 白海豚喪命

漁網勾住了! 白海豚喪命
2009/09/25
華視
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l/200909/200909250321834.html

巫召清報導
地區:苗栗縣報導

上個星期六,台南外海才出現八隻中華白海豚,讓保育人員又驚又喜!沒想到今天在苗栗縣新埔漁港,有隻白海豚擱淺在沙灘,尾巴被漁網纏住,身上有很多道傷痕,海巡人員研判,可能是被漁民誤補,受傷才會死亡。

成群結隊的白海豚游在水面上,甚至還頑皮的跳出水像是跟人在打招呼。幾天前台南外海才有漁民發現白海豚蹤影,但下午苗栗新埔漁港漁民看見的卻是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的白海豚,擱淺在岸邊一動也不動。海巡人員還是給牠灑水保濕,致命原因可能就是在牠魚鰭的傷痕。中華白海豚非常罕見,活動範圍都在近海,現在數量不到一百隻非常珍貴,最怕的是漁船撞傷或漁民誤捕,這隻中華白海豚擱淺在台灣死亡,讓保育人員很心痛。

苗栗通霄海岸 白海豚擱淺死亡

苗栗通霄海岸 白海豚擱淺死亡
2009.09.25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BREAKINGNEWS3/5158225.shtml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即時報導】

一隻中華白海豚今天清晨在苗栗縣通霄鎮新埔漁港的沙灘擱淺,海巡人員營救時,發現牠已死亡。中華白海豚是瀕臨絕種的保育動物,台灣西部海域數量僅約100隻,在本島擱淺的案例更是罕見。

這隻白海豚體表沒有明顯傷勢,但尾鰭有多道傷痕,當地漁民一口咬定白海豚頭部和尾部遭拖網纏繞,違規入侵的拖網船是殺害牠的元凶;但海巡人員在現場沒看到網具,無法證實漁民的說法。

今天清晨7時許,當地漁民在新埔漁港安檢所前方的沙灘上,發現白海豚擱淺,海巡人員據報趕到時,白海豚已無氣息。

漁民說,發現白海豚時,牠的頭部、尾部都有漁網纏繞,顯然陷入拖網無法脫身致死;當地漁民出海作業時,常可見白海豚三五成群在附近洄游,擱淺的白海豚應是其中一隻。

林姓漁民說,通霄沿海昨天就發現有3艘外地入侵的拖網漁船,違規在3海里內作業,他撥118向海巡單位檢舉,但海巡艇趕到時,因未見到對方作業,並未開罰,這些拖網船大肆在近海撈捕,不但破壞漁業資源,又害死白海豚,讓他們很憤慨。

中華鯨豚協會及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人員據報,上午都趕到現場,接近中午將牠運至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由專家解剖。

【2009/09/25 聯合報】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8隻中華白海豚 王爺港現蹤

8隻中華白海豚 王爺港現蹤
2009.09.20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5144574.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政修/北門報導】

台南縣北門鄉王爺港8月底出現多隻中華白海豚。
圖/台南縣生態保育協會提供

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與生態研究組長黃永豐,上月26日在北門鄉王爺港發現8隻中華白海豚,強調該地區生態保護不容忽視,並針對農委會漁業署宣布同意讓42艘50噸以上的拖網船,在明年8月底前以「實驗調查」名義進入台中縣到台南縣沿海作業一事,表達堅決反對的立場。

邱仁武表示,4年前北門鄉王爺港附近發現台灣第2大抹香鯨擱淺處,8月26日他與生態研究組長黃永豐等人前往北門濱海生態調查時,發現8隻中華白海豚的蹤跡,讓他們非常興奮。

黃永豐說,每年3月隨著媽祖生日來臨,西海岸陸續出現一些白裡透紅的海豚,彷彿是來祝賀媽祖的生日,漁民就將這些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叫作媽祖魚。

黃永豐表示,根據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持人王建平調查,發現中華白海豚3月到5月在雲林以北出沒,於6到8月初集中在雲林嘉義之間,8到10月整個族群又往南移動在台南縣北門鄉出現。為何11月至隔年3月消失在西海岸還有待觀察與研究。

【2009/09/20 聯合報】

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活動已結束] 最後的白海豚發聲~『搶救白海豚音樂盒』串掛活動+寫祈福文送獎品!

為最後的白海豚發聲~『搶救白海豚音樂盒』串掛活動!寫祈福文送獎品!



海豚~真是海洋世界中可愛又親切的動物!


你知道嗎?在台灣西南海域中,有一群「白海豚」(又稱媽祖魚)
因為工業污染,以及漁民過度且不當的捕魚方式
使台灣海域的白海豚目前僅剩不到200隻!(天啊天啊!)

他們正面臨著可能絕種的未來!
這是多麼嚴重的問題啊~
為了搶救岌岌可危的白海豚
風潮音樂發起「為最後的白海豚發聲!」音樂盒串掛活動
來、來、來~大家一起來串掛音樂盒救海豚寶寶喔!

「搶救白海豚音樂盒」語法(按右鍵複製)
♦ embed語法(自動播放)無名、Yahoo適用


♦ embed語法(手動播放)無名、Yahoo適用


js語法(自動播放)


♦ js語法(手動播放)



音樂盒曲目

〈我的海洋〉
選自《我的海洋》++
〈鯨豚嬉遊記〉選自《鯨豚嬉遊記》
〈大藍〉選自《我的海洋》
++〈望海〉選自《我的海洋》++〈月光漫遊〉選自《鯨豚嬉遊記》


白海豚祈福徵文活動
前往活動網站

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受贈單位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活動期間 2009/08/03~2009/08/31

活動方式
凡於活動期間,於自家Blog裝置『搶救白海豚音樂盒』,並寫下一段為白海豚祈福的小短文即可參加活動,將有機會獲得白海豚polo衫喔!

參加步驟
先於自家Blog響應串掛『搶救白海豚音樂盒』
並po一篇【為白海豚祈福的小短文】(100字以上就可以囉~)
風潮秘密基地活動文章留言回覆
留意回覆時,別忘了將你所寫的文章位址po上
最後務必留下你的mail和blog連結
完成參加串掛活動!喔耶~

活動贈品 白海豚polo衫共計10件

中獎公佈 預計2009/09/14於風潮秘密基地公佈,並個別通知得獎者

必看叮嚀
1. 此音樂由風潮音樂提供非營利(或商業)之個人部落格合法串掛,敬請安心使用。
2. 更多關於音樂盒安裝答問集:部落格擅自分享音樂,小心觸法
3. 更多風潮音樂盒
4. 欲參加活動者,請務必留言告知您聯絡方式(email)及Blog連結,以便中獎時,方便小兵聯繫!如未留mail,一律視同放棄參與活動喔!(一定、一定、一定要留mail唷~)另外,為方便快速統計,也請網友不要重複留言啦~
如不參加活動但串掛此音樂盒,也請務必留言或引用告知喲!
5. 活動參加者之Email名單將作為主辦單位便於活動通知或聯繫其他相關活動寄發用。
6. 活動獎品寄送僅限台灣地區,不周到之處,敬請見諒!
7. 各平台安裝步驟請參照此篇教學 (金乾蝦不路相挺!)

另外!
凡於活動期間至博客來專屬活動頁面購買風潮自然音樂系列專輯

即捐贈15元給「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這也是最實際搶救白海豚的方式喔~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氣候異常 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死亡增多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聲明
本文最下方的新聞指出氣候異常造成珠江口的白海豚死亡數量增加,然而,我們必須強調:相較於大尺度的氣候異常,人為開發活動(比如填海造陸)、空氣和水污染、海洋噪音與河口淡水注入減少等因素,對於白海豚的傷害是更直接,且更嚴峻的。無論在中國或在台灣都是如此。

為了表達對該篇報導之關切,在
請教香港的鯨豚保育學者後,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秘書處寫了一封信給報社編輯,期望能提供更正確的訊息。
然而該信並未獲得刊登,因此現轉發表於部落格上,詳細內容請見下文。


--

編輯敬啟:

貴報刊登一篇文章的內容,著實讓我感到憂心,這篇文章提到,今年珠江口有大量白海豚(即印太洋駝海豚)死亡,文章引述「專家」之言,暗示這些白海豚的死亡,可能是因為今年海浪較大和颱風。

白海豚專家洪家耀博士(香港鯨豚研究計畫主席)指出,每年在香港都會找到十到十二具駝海豚遺骸,所以2009年到目前為止已有五隻海豚死亡,並未有任何異常之處。就海豚可能死因而言,洪博士指出,海豚已經適應了有颱風的環境,不過,在海豚棲息環境的人類活動,才是直接或間接造成海豚死亡的原因。

美國鯨豚專家Tom Jefferson博士(也是這個地區的白海豚首席權威)的發現,也支持這個論點。Jefferson博士提到,「香港白海豚死亡的罪魁禍首,無疑是船隻撞擊、污染、棲息地消失和破壞、以及漁業混獲」,換句話說,死因是香港和南中國的當地人為原因,跟風浪過大無關。

依最新估計結果,台灣本土獨特的白海豚族群,目前數量不到一百隻,牠們生存在台灣西岸狹小水淺的棲息環境,同樣也受到人類活動威脅。主要威脅包括空氣和水污染、水下噪音、填海造陸、漁業混獲,以及因建造水壩及河水改道造成流入河口淡水變少。因為台灣的白海豚數量稀少,而且所受人類威脅相當嚴重,所以去年被世界自然保育組織(IUCN)列為極度瀕危,也就是說,如果不降低或去除這些威脅,這些海豚就會滅絕。

惡劣天氣居然被視為海豚死亡的肇事主因,而不是人類對海豚環境所造成的劇烈改變,這種情況相當令人憂心。如果人類拒絕承擔責任的話,無非是對世界上無數瀕臨滅絕的物種判死刑。

--

氣候異常 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死亡增多
2009年8月12日‧星期三
自由電子報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254211&type=即時新聞

〔中央社〕據報導,今年以來,大陸珠江口已發現16條珍貴的中華白海豚死亡,數量較往年增多,專家推斷,主要原因之一可能與中國大陸近來天氣異常有關。

「南方都市報」今天在報導中引述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說,今年白海豚死亡的數量比往年都來得多。

中華白海豚是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是大陸目前現存白海豚數量最多的保護區,估計有1000多條白海豚。但今年以來,工作人員在近海區域頻頻發現白海豚死亡。

報導引述有關人員說,以往每年也會有一些意外死亡情況,但絕不像今年這樣多;而今年死亡的白海豚既有成體,也有4到5條幼仔。

報導也指出,2003年至今,僅珠江口海域就至少發現50多條白海豚死亡。

據推測,今年白海豚死亡數量增加的原因,可能與最近明顯異常的天氣狀況有關。

相關人員也推測,今年夏季颱風頻繁,海浪較大,這些可能影響了白海豚的正常生息。

此外,在保護區附近,珠江口海域海上交通繁忙,也有可能是一些海上工程施工干擾了白海豚。

報導表示,每年4至8月份是白海豚的哺乳期,中國農業部已明確要求這段時間內不能在保護區範圍內進行任何施工。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中華白海豚驚現福建漳江口

中華白海豚驚現福建漳江口
2009-8-6
大公網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08/06/images_0702-1122597.htm


圖:中華白海豚在漳江口游弋嬉戲(圖片由李曉傑提供)

【本報記者鄭名車、通訊員方來壽廈門五日電】8月1日,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人員發現,被譽為「海上國寶」的中華白海豚,在保護區附近游弋嬉戲。當時,恰好有一位遊客用相機迅速拍下這一神奇的情景。

經福建省林業局野生動植物有關專家和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方柏州鑑定,從體形特徵、紅樹林的生態環境來看,漳江口出現的小海豚是中華白海豚,體重約150公斤,身體修長呈紡錘形,渾身銀白色透著淡紅色。據悉,這是30多年來漳江口首次發現海豚。

三十多年罕現身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是國家一級保護水生海洋鯨豚,被譽為「海上國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在漳江口經常能看到中華白海豚成群的活動身影。但隨著環境和氣候的變化,這種珍稀的「海上大熊貓」已有30多年未在漳江口「現身」。

據漳江口附近一些漁民反映,最近有人常常看到中華白海豚在漳江口活動,但紅樹林保護區監測人員一直未能拍攝到中華白海豚的「真身」。

8月1日上午9時40分左右,大約有兩隻以上的中華白海豚在漳江口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游弋嬉戲,其中一隻海豚的活動情景恰好被遊客拍攝到。

漁民眼中吉祥魚

中華白海豚在漳江口一帶漁民眼中是一種吉祥魚,被稱為「媽祖魚」、「鎮海魚」。漳江口一帶漁民們獲悉發現中華白海豚的消息後,奔走相告,紛紛說:「有30年沒看到『媽祖魚』!以後,我們更要好好保護這種吉祥魚!」

據高級工程師方柏州分析,中華白海豚罕見地出現在漳江口,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大對紅樹林的保護力度,特別是實施棲息地改造及漳江口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漳江口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其水質變好了,成為中華白海豚理想的覓食場所。加上目前漳江口風平浪靜,其水溫、鹽度均適合中華白海豚覓食,所以中華白海豚對漳江口情有獨鍾。

彰火案白海豚專家會議作出結論 『不痛不癢』

彰火案白海豚專家會議作出結論 『不痛不癢』

環保署於7月31日召開「台灣西部海岸相關開發案對中華白海豚之影響及整體因應對策」專家會議延續會議,繼續討論台電彰工火力發電廠環評案裡中華白海豚的保育課題。該會議宣稱達到三點共識,除重申中華白海豚瀕臨絕種的現況及承認若干威脅海豚生存的因素之外,也明示往後西海岸所有開發案件均應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辦理。與會環保團體表示,會議結論雖然再次強調中華白海豚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卻無積極建議。

「台灣西部海岸相關開發案對中華白海豚之影響及整體因應對策」專家會議是依照彰工火力發電廠環評案的決議辦理,第一次會議於6月1日召開,7月31日則為延續會議,然而兩次會議都因為『會議名稱與實際內容不符』而遭到質疑。與會團體認為會議名稱以『西部海岸相關開發案』為範疇,卻只討論彰工火力發電廠一案,明顯不恰當;尤其這次會議竟同時邀請國光石化與中科管理局列席但不報告,令人匪夷所思。但是,這些疑問又再一次遭到主席擱置。

會中,開發單位的簡報提到目前沒有台灣白海豚族群受到威脅的科學證據,陳昭倫博士直言道,台灣西海岸關於重金屬污染或填海造陸等資料都有人在做,不該說沒有資料,『如果這些威脅都不存在,是不是其他生物的威脅也不存在』。同時,他也呼籲不僅要考慮眼前威脅白海豚的因素,更須考量氣候變遷的衝擊。

最終,經過閉門討論,會議宣告達成三點共識:
(1) 中華白海豚為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第一級保育類動物,現有科學數據亦如此認定,因此西海岸相關開發案均應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辦理。
(2) 中華白海豚可能的威脅來自棲地破壞、環境汙染、噪音干擾、食物來源不足及品質欠佳和漁業衝擊等,但具體影響程度目前尚無法確定。
(3) 西海岸相關開發案裡有關中華白海豚的部分,建議針對棲地破壞、環境汙染、噪音干擾、食物來源不足及品質欠佳等進行審慎之評估。

與會環保團體指出,環保署在界定專家會議的範疇與實際內容即有嚴重落差,導致與會專家被迫從單一案件(彰工火力發電廠)去推敲整個西部海岸開發案的保育因應對策。此外,雖然會議結論再次強調中華白海豚受到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護,相關開發案件應該遵守法律規範,但卻又說威脅因素的具體影響程度未知,令人擔憂會變成無心保育的藉口。環保團體也補充道,根據2007年國際保育工作坊的報告,威脅白海豚生存的因素『應該再加入空氣污染與淡水注入減少兩項』。

專家會議結束後,彰工火力發電廠一案又將回到環評審查程序,上述三點結論是否有助於降低開發案對白海豚的危害,並達到保育的目的,環保團體對此持保留態度,但仍將持續觀察。


與會團體(依首字筆劃排序)

反彰火聯盟、台灣生態學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彰化海岸保育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石油探勘 威脅恆河豚生存

石油探勘 威脅恆河豚生存
摘譯自2009年7月25日ENS印度,阿薩姆邦,古瓦哈蒂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45527
新聞原文及圖片詳見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l2009/2009-07-25-01.asp



最近一項研究顯示,若想確保恆河豚持續在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河系裏生存的話,就必須建立恆河豚的保護區。該研究有鑒于印度石油有限公司(Oil India Ltd.)有意沿著布拉馬普特拉河河床,用空氣槍和炸藥來探勘石油的提議,繼而提出調查河豚實際存量的必要性。

該報告作出結論表示,像這樣的探勘行動「對於恆河豚的生存條件所帶來潛在的影響是無法想像的。」

按估計,目前恆河豚(學名為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的總數約為2,000條。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彼得蘇格蘭公爵基金(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s Sir Peter Scott Fund)的調查結果,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中,有240至300條的恆河豚以此為家。

與聖安德魯斯(St. Andrews)大學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單位的博洛利克(Gill Braulik)共同進行該項研究的計劃負責人瓦科德(Abdul Wakid)博士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江豚所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混獲,其次是非法鑽勘石油而導致意外死亡。」

瓦科德還表示:「人類活動也造成該物種棲地惡化的現象。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大壩建設和擬議中的地震調查無不是潛在的威脅。」

恆河豚主要分佈於印度和孟加拉國境内的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河系。

根據老一代居民的説法, 30年前恆河豚是布拉馬普特拉河河系最常見的一種大型水生動物。



本次調查的範圍集中在布拉馬普特拉河河系一段長達1,044公里的河豚棲地。該河段主要位於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由同一個勘查團隊於2005年對同一河段進行調查做出的最佳判斷,顯示還有250條河豚。

該項目由樂團基金會(Fondation Ensemble)贊助,旨在補足布拉馬普特拉河恆河豚的分佈、數量、行為和聲學等基本資料,並對設立保護區的合適地點做出建言。

該計劃從2007年10月進行至2008年9月。工作人員針對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江豚出沒熱點周邊以打漁爲生的村落,進行了32個宣導活動。

該研究明確指出了8個可能成爲保護區的河段,並提及以社區為導向的江豚保育計劃才是挽救河豚的上上之策。

Ganges River Dolphin Survival Threatened by Oil Exploration
GUWAHATI, Assam, India, July 25, 2009 (ENS)

Dolphin protected areas must be established if the Ganges River dolphin is to survive in the Brahmaputra river system, new research indicates. The study was prompted by the need for accurate dolphin population data after Oil India Ltd. proposed to start prospecting for oil along the bed of the Brahmaputra River using air guns and explosives.

Such prospecting "has potentially disastrous implications for Ganges River dolphins," the report concludes.

Estimates have put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Ganges River dolphin, 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 at around 2,000. Between 240 to 300 of these inhabit the Brahmaputra River system in India,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prepar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s Sir Peter Scott Fund.

"Our research shows accidental killing through fisheries bycatch, followed by poaching for oil, are the major threats to the dolphins of the Brahmaputra river system," said project leader Abdul Wakid, Ph.D., who conducted the research with Gill Braulik of 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ea Mammal Research Unit.

"Their habitat is also being degraded by human activities," said Wakid. "Dam building and a proposed seismic survey in the Brahmaputra river are potential threats."

The Ganges River Dolphin is found mainly in the Ganges and Brahmaputra river systems in India and Bangladesh.

According to older Assam residents, 30 years ago, the Gangetic dolphin w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sighted large aquatic animals in the Brahmaputra River system.

This survey concentrated on the 1,044 kilometer stretch of dolphin-inhabited Brahmaputra River system, primarily in the state of Assam in northeast India. In a 2005 survey of the same river stretch by the same investigating group a best estimate of 250 dolphins was recorded.

The project, funded by Fondation Ensemble, was designed to provide missing baseline information on distribution, abundance, behavior and acoustics of Ganges River dolphins in the Brahmaputra River and suggest suitable locations to establish protected areas.

The project took place from October 2007 to September 2008. Project workers carried out 32 awareness campaigns along the Brahmaputra valley, focusing on fishing communities in areas surrounding dolphin hotspots.

The study identified eight river sections as potential protected areas and community-based dolphin conservation as the best strategy to save the dolphins.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l2009/2009-07-25-01.asp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海大生獨木舟環島 白海豚伴划

海大生獨木舟環島 白海豚伴划
2009-07-20 21:36:06
中央日報網路報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0841262

王鵬捷/綜合報導



「當我們在苗栗海域看到可愛白海豚伴划時,覺得一切辛苦有了代價」,國立海洋大學20多名學生利用暑假划行獨木舟環島,今天抵達安平港,黝黑臉龐綻放笑容,興奮地說出經歷。

中央社20日報導,海洋大學20多名學生7月4日從基隆外木山大武崙沙灘下水出發,計畫以1個半月划行雙人獨木舟環島,利用分段接力方式,逆風逆流從西海岸划行,繞過巴士海峽後,再從東部順著黑潮北上,準備在海洋大學的小艇碼頭上岸,全程1006公里。

參加獨木舟環島長征隊的學生有男有女,半年前開始籌畫訓練,划行沿途停靠港口休憩,今天下午划行進入安平港時,受到熱烈的歡迎。

談到划行在茫茫大海中的所見所聞,學生們都很興奮,他們說,事先沒料到台灣西海岸處處險灘,不容易前進,濁水溪口淺灘更廣達10公里,獨木舟得靠人力拉行,才能往前。

學生們表示,台灣是海島國家,四面環海,很多人卻對海洋不夠了解,甚至畏懼,這次的獨木舟環島,希望能帶動海洋教育,吸引更多人參加海洋活動。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海大生獨木舟環島 白海豚伴划

海大生獨木舟環島 白海豚伴划
980720
中央社
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ent.php?id=1008356&lang=tc_news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20日電)「當我們在苗栗海域看到可愛白海豚伴划時,覺得一切辛苦有了代價」,國立海洋大學20多名學生利用暑假划行獨木舟環島,今天抵達安平港,黝黑臉龐綻放笑容,興奮地說出經歷。

海洋大學20多名學生7月4日從基隆外木山大武崙沙灘下水出發,計畫以1個半月划行雙人獨木舟環島,利用分段接力方式,逆風逆流從西海岸划行,繞過巴士海峽後,再從東部順著黑潮北上,準備在海洋大學的小艇碼頭上岸,全程1006公里。

參加獨木舟環島長征隊的學生有男有女,半年前開始籌畫訓練,划行沿途停靠港口休憩,今天下午划行進入安平港時,受到熱烈的歡迎。

談到划行在茫茫大海中的所見所聞,學生們都很興奮,他們說,事先沒料到台灣西海岸處處險灘,不容易前進,濁水溪口淺灘更廣達10公里,獨木舟得靠人力拉行,才能往前。

學生們表示,台灣是海島國家,四面環海,很多人卻對海洋不夠了解,甚至畏懼,這次的獨木舟環島,希望能帶動海洋教育,吸引更多人參加海洋活動。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募集保育經費 讓媽祖魚活下去

募集保育經費 讓媽祖魚活下去
2009-07-16
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2266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便與台灣永續聯盟合作,製作電子書繪本《活著》,
到超過60所國、中小說故事,獲得極大迴響。(圖/台灣媽祖魚保護聯盟提供 文/胡慕情)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保育動物中華白海豚在西部海岸快速開發下成為瀕急物種,政府雖然喊話搶救,但至今沒有任何保護方案。中華白海豚價值不亞於黑面琵鷺,鯨豚專家與環保團體組成「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進行調查已有成果。但保育經費缺乏,他們呼籲各界捐助,保育媽祖魚。

白海豚珍貴稀有

一般人覺得海豚很普通,但最新科學研究證實,台灣的白海豚族群不同於中國及香港族群,是獨特種群。台灣的中華白海豚又稱「媽祖魚」,喜居於西部沿海,但因工業開發,台灣的白海豚族群剩不到100隻;因其特殊性及稀有性,2008年8月13日,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已將台灣的中華白海豚族群列入 CR (Critically Endangered、瀕臨絕種)等級,保育地位與北極熊相同。

西部沿海開發案自苗栗至台南,開發內容包括科學園區、水庫、發電廠、攔河堰、填海造陸、石化工業、煉鋼廠等,其排放廢水、空污及噪音震動等問題,將對中華白海豚生態造成極大衝擊。

民間推動保育工作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成員陳秉亨說,為保育媽祖魚,聯盟多次召開記者會與陳情行動呼籲政府正視白海豚保育議題, 2008年1月9日要求行政院研擬保育行動綱領,之後政院承諾召開跨部協商會議。但目前為止,主管野生動物的農委會並未做出任何保育措施,保育工作全由民間推動。

盼各界協助調查保育

現有的中華白海豚的資料,幾乎全自搶救媽祖魚聯盟調查得來,陳秉亨說,媽祖魚是高等動物,它的存在將反映人類的生存環境,希望各界挹注經費,協助調查、進行保育。

除了研究工作,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也推動環境教育。台灣生態學會專案助理甘宸宜說,聯盟成員除到各機關、學校演講,更提供民眾預約導覽服務,讓民眾了解白海豚在海中的生活樣態。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開始,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與台灣永續聯盟合作,製作電子書繪本《活著》,到60多所國、中小說故事,獲得師生極大迴響。甘宸宜說,《活著》是一隻名為「活著」的白海豚的故事。

「活著」存活不易

故事描述「活著」的愛情與生命冒險,聯盟在繪本中穿插白海豚可能遭遇的致命威脅,如過渡濫捕、工業開發等問題,但「活著」歷經千辛萬苦後仍存活下來。這是台灣第一個白海豚生態故事。

甘宸宜說,白海豚的故事既是生命教育、也是環境教育。到各地說故事的經驗裡,雲林縣孩子的反應最特別。甘宸宜說,雲林縣靠海,工業區又多,許多孩子小時候都聽過吃「海豚肉」,聽完白海豚的故事後,對白海豚的反應都很親切、更懂得反省。

傳遞保育觀念

甘宸宜會希望孩子發表迴響,就有孩子聽完後說:「原來雲林這邊有這種珍貴的白海豚」,想起自己可能曾是傷害白海豚的人,誠心地對白海豚說:「請你們(白海豚)好好活著!」最讓甘宸宜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孩子感嘆地說:「工業污染這麼嚴重、人類這樣對你們(白海豚),你們還活得下去,真是太厲害了!」孩子的直接坦率,讓甘宸宜覺得,只要透過了解,保育觀念就能傳遞,生態環境就有維護可能,「今年我們若能募到款,希望繼續做下去!」

有多少經費做多少事

甘宸宜說,因經費短缺,聯盟員工不多,靠少少的人力說故事很慢,希望有經費讓出版繪本,供更多學校老師使用。有多少經費做多少事,說故事計畫將持續下去。

目前聯盟需要自今年至明年6月預算,需要123萬。經費將支付專職人員薪資2名,以每月3萬元、13.5個月薪資計算,需要81萬 元;勞健保及退休金需3萬元;行政雜支等20萬。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的財務帳目均公開、透明地發佈在網站:http://twsousa.blogspot.com/,捐可者可隨時上網瞭解款項運用情形及保育行動最新動態。欲捐款者可致電「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詢問:02-23825789 。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中華水域印太洋駝海豚體色之族群差異

中華水域印太洋駝海豚體色之族群差異
Population differences in the pigmentation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in Chinese waters

王愈超、洪家耀、楊世主、Thomas A. Jefferson 和 Eduardo R. Secchi

摘要

  本研究比較目前認定 (putative) 的三個印太洋駝海豚族群之體色斑點:東台灣海峽族群 (Eastern Taiwan Strait, 縮寫ETS; n=31)、珠江口族群 (Pearl River Estuary, 縮寫PRE; n=188) 和九龍江口族群 (Jiulong River Estuary, 縮寫JRE; n=10)。每隻海豚背鰭和身體的斑點密集度 (spotting intensity) 由九位獨立的實驗者進行評比,分為1(斑點最少)到4(斑點最多)級,所得級數之平均值則以變異分析(含事後比較)及多重t測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ETS族群的背鰭斑點比PRE (p<0.0001) style="font-style: italic;">Sousa chinensis


下載翻譯全文 (pdf)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如有疑義請以原文為準。
♦ 原文網址 http://www.reference-global.com/doi/abs/10.1515/MAMM.2008.030

環團籲改港珠澳橋口岸選址

環團籲改港珠澳橋口岸選址
2009-07-15
新浪香港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199585/1.html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為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岸,在赤鱲角機場島東北面填海逾130公頃,並在機場島南面與東涌北岸的水域之間,興建高架橋連接路,公眾諮詢期於下月12日結束。多個環保團體及東涌居民均批評連接路猶如「東區走廊」翻版,長遠影響海濱景觀及空氣質素,今日在報章刊登廣告抗議。


轟連接路是東區走廊翻版

「創建香港」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等環團作出反建議,提議將香港口岸由機場島東北面搬至西面重置,相關接連路亦毋須繞過東涌北岸水域,道路總長度可由逾12公里大幅縮減至4.7公里,節省成本。


創建香港發言人司馬文表示,機場島東岸有具保育價值的天然海岸線和岩石景觀,亦十分靠近映灣園等民居,「今日的大橋連接路,將是昔日東區走廊翻版,雖然造價最便宜,但高架橋污染永遠影響海濱居民,無法再走回頭」。

屬東涌的離島區議員林有嫻說:「未來從東涌北外望,不是填海就是大橋,海峽只剩『一潭水』!」她希望政府為工程做社區評估,回應居民關注。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回應,機場東北海域的選址對珠江水流阻力和中華白海豚的活躍走廊等自然環境影響較小,近東涌的連接路亦已改用隧道和地面道路混合設計,減少景觀影響,當局在詳細設計中會繼續聽取市民和團體意見。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請支持保育媽祖魚!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自2007年成立迄今已近兩年,
聯盟夥伴們始終致力於保育瀕臨絕種的媽祖魚
以及 看守台灣的生態環境。

保育媽祖魚 和 看守生態環境?

沒錯!在我們看來,這兩項是不能分割的。

同樣居於食物鏈頂端、同為哺食奶汁的生物、依賴同一片海岸,還分食一樣的漁產,
媽祖魚就像台灣人在海裡的另一半。
所以,
當環境荷爾蒙、重金屬和許多不知名的化學毒物腐蝕著海陸生命,
當填海造陸、攔河築壩逐漸侵吞台灣的海岸線,改變河口生態,
當媽祖魚的身影從台灣西海岸消失,
此後,我們可能面對什麼樣的家園?

不是嚇唬人,這確是一條可能的道路。

當然,台灣人民仍有另外一條路可以選擇。
而 『選擇』 是關鍵。

我們深信 每個人都能成為守護媽祖魚和台灣自然環境的力量
就從 『選擇』 開始。

現在,請將這次的『選擇』暫時借給我們,讓我們帶領您瞭解媽祖魚保育行動的軌跡,
敬請下載2009保育行動募款計畫書 (pdf),細細閱讀,認識媽祖魚,認識我們;

接著,再請您自己『選擇』一個未來、一個願景

》敬請捐款支持媽祖魚保育行動
下載信用卡捐款授權書(請至左上角工具列進入「檔案」,選擇「下載格式」)其他捐款方式

農業部和廣東省聯合舉辦南海生物資源增殖放流

農業部和廣東省聯合舉辦南海生物資源增殖放流
2009/07/13 星期一 15:35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http://news.cnyes.com/dspnewsS.asp?rno=3&fi=\NEWSBASE\20090713\WEB1977&vi=34257&sdt=20090711&edt=20090713&top=50&date=20090713&time=15:35:58&cls=index15_totalnews

2009年南海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珠海舉行,此次活動共放流海龜、石斑魚等南海生物苗種950萬尾。

農業部網站7月13日消息,7月10日,由農業部、廣東省政府主辦,農業部漁業局、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珠海市政府承辦,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和廣東省環境保護基金會協辦的2009年南海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珠海市舉行,農業部部長孫政才等出席了在珠江市菱角咀海濱舉行的啟動儀式。

孫政才、黃華華共同推動拉桿,宣佈2009年南海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正式啟動,並親手將一隻百歲海龜放歸大海。牛盾在致辭中指出,開展增殖放流是養護海洋生物資源的有效措施,對於增殖漁業資源、修復海洋生態、促進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李容根表示,本次增殖放流活動是保護南海生物資源與環境的具體行動,必將為保護南海生物資源注入豐富內涵和新的動力。

此次活動共放流海龜、石斑魚等南海生物苗種950萬尾,其中海龜666只,紅笛鯛、石斑魚等魚類苗種200萬尾,巴非蛤750萬隻。為加強對海洋生物生活習性研究和對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此次放流還專門對7只海歸裝載了衛星定位儀,並對666尾斜帶石斑魚標誌放流。


珠江口海域水生生物資源豐富,是中華白海豚等多種南海水生動物重要的產卵、索餌和越冬場所。近年來,農業部加大了對珠江口及臨近海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力度,先後建立了惠東港口海龜國家自然保護區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取得明顯的資源保護效果。此次放流活動選擇在珠江口舉行,對於保護南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和漁民增收有重要意義。同時,珠江口連接珠江市、香港、澳門三地,在此放流對於擴大增殖放流影響、宣傳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意義、喚起三地民眾保護資源的意識有著重要作用。

(李雲靜 編輯)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社區部落格】中科水 不排舊濁水溪

【社區部落格】中科水 不排舊濁水溪
2009/7/1
作者:記者高堂堯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32480

【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中部科學園區第四期工程汙水究竟要往那裡排放?昨天的第三次放流水專家會議中,中科提出汙水排進舊濁水溪、濁水溪,以及用海放管排入外海等三種方式;經環評委員討論後,決定排除舊濁水溪一案,並將其他兩案送交專案小組進行初審。

中科於彰化二林鎮的四期工程,原計畫將廢汙水排入舊濁水溪,威脅沿海養殖漁業生計,引起下游福興鄉民眾反彈;昨天中科態度大轉,將濁水溪和先前環評委員建議的「海洋放流管」兩替代方案納入。

根據中科的報告內容,濁水溪流量較大、涵容能力較佳,汙染風險也較小;若採海放管排放入海,影響更小,只是建構工程將耗時八年、經費也達六十八億元。有鑑於中科汙水對沿海廣大養殖漁業的衝擊,環評委員咸認排入舊濁水溪並不適當,因此予以排除。

但環評委員仍對兩替代方案提出疑慮:若中科汙水排入濁水溪,對下游高灘地農業和出海口的養殖魚塭仍有影響;以海放管排進外海,則將破壞中華白海豚等保育動物和海域魚類的棲息環境,因此要求中科必須對化學汙染物的源頭管制、水質提升,以及汙水調和池的規畫等面向提出補充說明。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最後的台灣白海豚

最後的台灣白海豚
2009.5.12
http://eco.vision2020.tw/?p=374

劉克襄(作家)

白海豚是香港最大型的哺乳類,人盡皆知,皆愛。每年港府投注的保育經費也頗為豐厚。愛屋及烏,連台灣的鯨豚團體,有時都會收到贊助。金額或許不多,心意卻教人感佩。



以前去香港,友人問我最想看什麼時,我便答之以白海豚。那種回答,不只是想看到白海豚,多少還有一種敬意的存在。向香港人表示,我知道你們在保育白海豚。你們在這件事的努力,國際上都看到了。

人家一聽大樂,當下便熱心安排,我後來便有好幾回,乘小船到大澳外海,尋找白海豚的身影。只可惜,浪花起落間,就是未見著白海豚浮露。

儘管敗興而返,可沒想到,有一天,回彰濱訪友。經過漢寶地區時,順道繞路,去探看昔日呼籲保育的海岸。用望遠鏡遠眺,竟目睹了好幾尾,在海裡雀躍的泅泳,彷彿在嘲笑我,盡在眼前的事物,何必取經香港。

那次意外的邂逅,正巧在四月多,離媽祖祭拜之日不遠。早年台灣的漁民依白海豚和時節的色澤,乃暱稱為媽祖魚。我得知此一海洋民風,加上邂逅之興奮,喜愛的情緒更是無復以加了。

其實,以前就關切過白海豚了,但都是透過圖片認知,在呼籲和支持的過程裡,總是少了現場的感覺。經過那回的巧遇,情境便大不相同。雖是遙遠的驚鴻一撇,此一火苗點燃,白海豚淡紅的身影儼然在心裡烙印。

我後來才知,經過長期觀察,幾位鯨豚友人最近才嚴謹地臆測,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很可能是特有亞種,獨立於其它的中華白海豚。牠們受限於習性和海域的區隔,很難跨越台灣海峽,跟大陸近海的白海豚有所接觸。

其棲息範圍,大抵從北邊的通霄以迄嘉義外海,不出這麼短小而狹窄的區域。還囿於離岸約五公里處,水深二十公尺的範圍內。有時離岸邊十來公尺,就能發現。這種環境大抵為淡水與海水混合之區。

過去,學界懷疑這類白海豚是外來物種,不敢確定為台灣本土動物。因而在十年前的保育類動物圖鑑裡,根本未列入牠們。

一般常見的海豚活蹦飛跳,喜於接近人類的船隻。牠們比較害羞,總要觀察一陣,確定人類對牠們有善意,才會逐漸靠近。在自然狀態下,白海豚可存活三四十年。但生育率低,育兒期約三年,族群繁衍速度相當慢。

相對地,友人在長期個體的觀察辨識下,發現高達三分之一,都有明顯撕裂傷與疤痕,背鰭上的新鮮傷口都滲出魚油。很可能是誤觸漁民的刺網,因為努力掙脫而被繩網撕裂。除了受傷疤痕,還常可見營養不良的個體。

最近,再經由縝密的數量計算和交叉比對,他們驚覺,白海豚的數量日益銳減。

反之,海岸棲地減少、水質嚴重污染、食物來源短缺。此外,再加上漁具的危脅和傷害。其腦袋聲波系統,被海上以及岸邊工程的噪音,時時干擾。白海豚縱使活著,每天想必都過得心驚膽跳。

面對白海豚的生存危機,政府卻未有任何具體措施。當一對貓熊在去年熱鬧引進時,這幾位朋友不得不悲憤地發表一篇宣言,向國人和世界發聲。台灣的白海豚生活在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海域之一,數量可能不及百隻,岌岌可危。

過去,黑面琵鷺因槍擊,黑嘴端鳳頭燕鷗則嘴套塑膠管,分別上過報紙頭條。如此小題皆可大作,我卻不解像白海豚這麼重要的新聞,一般媒體竟毫無樂趣。最近,為了呼應這些鯨豚友人的愛心,我乾脆自製了PPT,到處放映,希望透過講演,希望大家重視。

在中國,生態習性類似白海豚的長江白鱀豚,半甲子前,因水質污染而滅絕。不到百隻的媽祖魚,即將步其後塵。友人說,媽祖魚的存亡幾乎等於台灣永續的發展指標。此話雖重,卻說到保育人士的椎心之痛。

前些時,大甲媽祖即將遶境,鯨豚團體四處求助無門,只好登門,祈求媽祖顯靈。廟方亦答應幫忙護祐,遶境時順便推廣白海豚的保育。看來,剩不到一百尾的媽祖魚,最後的希望,真的得全靠媽祖了。

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白海豚小小生態教室揭幕暨影片發表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新聞稿
白海豚小小生態教室揭幕暨影片發表會
發布日期:【2009/6/18】

為讓海洋環境保育意識深入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促進台灣休閒觀光漁業融入海洋環境保育觀念,林務局與台中區漁會合作,利用台中梧棲漁港漁民活動中心之空間,設置「白海豚小小生態教室」,訂於98年6月19日(五)舉辦揭牌儀式暨中華白海豚影片發表會。

林務局表示,近來海洋資源利用漸漸由傳統漁業捕撈轉變為海洋休閒旅遊,而台灣西部沿岸因長期過度開發,導致漁業資源逐漸減少,使得一些漁船漁撈作業轉變為娛樂漁船海上觀光。民國91年於台灣西海岸發現中華白海豚蹤跡後,有關中華白海豚保育問題即持續受到注目,如何讓漁民的生存權與白海豚棲息環境達到平衡點是政府目前努力目標之一。

林務局指出,為讓西部沿海之漁民及一般民眾瞭解並重視海洋生態保育才是永久生存之道,該局與台中區漁會合作,利用台中梧棲漁港漁民活動中心之空間,設置「白海豚小小生態教室」,該教室以中華白海豚生態資源為主題,設計靜態圖片作為梧棲漁港休閒觀光漁業之遊客行前教育資訊站,確保航行安全外,並彰顯海洋資源之珍貴性,以維護海洋環境永續再生,小小教室未來更可成為教育當地漁民有關生態保育觀念及志工培訓場所。

林務局期盼,生態教室的啟動及影像紀錄片之發表,能喚起民眾共同關心海洋資源及中華白海豚保育的價值,進而尊重並善待人與動物彼此共存的自然環境。

台灣首座白海豚生態教室 今台中梧棲港揭幕

台灣首座白海豚生態教室 今台中梧棲港揭幕 收聽
時間:2009/6/19 11:48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新聞引據: 採訪
中央廣播電台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02592


華白海豚(林務局提供)

為讓漁民和出海賞鯨豚的民眾,更瞭解台灣附近海域共100多隻的白海豚生態,農委會林務局利用台中梧棲漁港漁民活動中心的空間,設置台灣首座「白海豚生態教室」,19日舉辦揭牌儀式。農委會也規劃,白海豚生態教室未來能夠推廣至全台各地。

中華白海豚,俗稱「媽祖魚」,主要生活和棲息在台灣海峽西側,從苗栗縣通宵鎮到雲林縣台西鄉附近海域。這群中華白海豚,在2002年首次被發現時,數目當時約有100隻,根據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受到最嚴密的保護。至於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去年則將白海豚列入保育紅皮書的「極危(CR)」等級,所受的威脅情況,比北極熊還要嚴重。

考量台灣目前娛樂漁船海上觀光發展迅速,為讓漁民和民眾重視海洋生態保育,林務局和台中區漁會合作,利用台中梧棲港漁民活動中心的空間,設置台灣首座「白海豚生態教室」。館內以白海豚生態資源為主題,靜態圖片則是遊客行前教育的資訊站。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說:『(原音)當然漁民也是我們要宣導的部分,希望他們在捕魚時,看到白海豚時能特別避開,教育一般民眾,垂釣時不要干擾到鯨魚。』

林務局也期盼,在人力允許下,白海豚生態教室能夠推廣至全台各地,讓台灣附近海域的白海豚能受到民眾的重視。

WWF:湄公河流域伊河海豚瀕臨絕種

WWF:湄公河流域伊河海豚瀕臨絕種
更新日期:"2009/06/18 13:50" 賴秀如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18/19/1lhq7.html



(法新社金邊18日電) 世界自然基金會今天表示,東南亞湄公河日益嚴重的污染,致使柬埔寨與寮國境內的伊河海豚瀕臨絕種。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表示,受到湄公河流域殺蟲劑、汞和其他有毒污染物含量增加的影響,從2003年以來,已經有50隻以上的伊洛瓦底河海豚幼豚死亡,目前伊河海豚只剩下大約64 到76隻。

WWF獸醫杜武(Verne Dove)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污染源在環境中到處都是,整個湄公河域所流經國家都有污染源」。

這個組織目前正在調查這些污染物質如何進入湄公河。湄公河流經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和中國南部省份雲南。

WWF並指出,柬埔寨和寮國的伊河海豚亟需一套保健方案,以對付污染對其免疫系統產生的影響。

WWF說,湄公河伊河海豚棲息在柬寮兩國大約190公里(118哩)長的河域中,從2004年起就在瀕危物種名單之列。(譯者:賴秀如)

湄公河海豚"幾乎滅絕"

湄公河海豚"幾乎滅絕"
2009年06月18日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8100000/newsid_8107600/8107673.stm


世界自然基金會:江豚和當地居民喝一樣的水、吃一樣的魚

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說,湄公河的污染使老撾和柬埔寨的伊洛瓦底江江豚(湄公河海豚)幾乎滅絕。


該組織說,整個湄公河流域只剩下了64到76條伊洛瓦底江江豚。

伊洛瓦底江江豚又稱伊洛瓦底短吻海豚,這種罕見的江豚被列為極度瀕危生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獸醫在報告中說,從2003年開始解剖調查50多頭死亡幼豚之後,發現致死原因大部分是因為中毒。

報告說,由於污染導致江豚免疫力下降,使得江豚無法對抗外來的疾病感染。

報告還說,2003年以來,六成死亡的幼豚都是不到兩周大。

研究人員說,柬、老兩國境內湄公河河水的發現了敵敵畏、多氯化聯二苯等污染物質。

該組織說,湄公河污染不但威脅伊洛瓦底江江豚的生存,也威脅了沿河一帶居民的健康。

湄公河從上遊的瀾滄江經過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越南。伊洛瓦底江江豚則棲息在柬、老兩國境內的190公里流域。

伊洛瓦底江江豚也棲息在一些東南亞和南亞國家。

例如,雖然先前學者擔心這種江豚在南亞的數目大幅減少,但是去年卻在孟加拉發現了成千的伊洛瓦底江江豚。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陸軍實彈演習 炸射白海豚棲地

陸軍實彈演習 炸射白海豚棲地
更新時間:2009-06-17 21:22:37
記者∕作者:胡慕情
台灣立報
http://publish.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1470

【記者胡慕情整理報導】日前報載陸軍航空602旅在今年5月20日起連續2日於大甲鎮大安溪出海口處進行實彈演習,引發當地漁民強烈抗議,因炸射將破壞海洋生態、炮彈殘片與標鞄鐵架會割破魚網;昨天陸軍第十軍團又在同一地點進行對海重砲保養射擊,引發環保團體抨擊。

媽祖魚保育聯盟指出,大安溪出海口等近海海域,不但是魚卵、仔稚魚、蝦蟹等之孵化與成長場所,更是瀕危保育類動物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國防部所屬軍旅在當地進行炸射演習,對漁民生計與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中華白海豚生存將造成重大威脅。」

尤其「漁具誤纏」是威脅中華白海豚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媽祖魚保育聯盟擔心,當炸射演習的炮彈殘片與標鞄鐵架割碎漁網,不僅使漁民的生財器具遭到損害,漁網破損後於海中飄流,更會變成中華白海豚難以掙脫的死亡陷阱。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曾先後於97年8月29日及98年2月26日召開「保護台灣中華白海豚族群行動」跨部會協商會議,當時國防部曾派員與會。媽祖魚保育聯盟指出,國防部已了解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中華白海豚的棲息範圍,也曾於會議中承諾減輕軍事活動干擾,但承諾跳票。

媽祖魚保護聯盟認為,國防安全固然重要,但更周延的演習安排,將可在維護國防安全的同時,確保漁民生計與保育類野生動物生存。呼籲國防部遵守行政院「保護台灣中華白海豚族群行動」跨部會協商會議時做出的承諾及環境保護相關法令,審慎規劃軍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