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鰭豚真的滅絕了嗎
2007-09-04
北京新浪網
白鰭豚『淇淇』于2002年7月去世後,中國科學家再也找不到可以研究的物件了。白鰭豚于2500 萬年前由太平洋遷徙至長江;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它列為極危動物。8月8日,英國《獨立報》等報導,生存于長江的白鰭豚已經滅絕。近日有人聲稱在長江銅陵段拍攝到白鰭豚,專家認為這又是一起『疑似事件』。中國水生動物研究專家王丁表示,白鰭豚確實已處於滅絕邊緣,屬『功能性滅絕』。
文/李琴
2006年12月13日, 武漢長江邊,小雨。『科考1號』和『中國漁政42003』兩艘科考船緩緩靠岸,岸上是大批等消息的記者。
38天前,這兩艘480馬力的機船從武漢百威啤酒碼頭出發,開始了搜尋白鰭豚之旅。船上是來自中國、瑞士、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6國的鯨豚類專家,他們曾見識過幾十種鯨豚類動物,在這一領域頗有建樹。出行前他們互相加油鼓氣,信心滿滿。
記者們終於沒有等到好消息。38天來,在近3400公里的航程中,除了兩次疑似白鰭豚的事件外,沒有發現白鰭豚的蹤跡。下船的時候,有人給因故提前返回武漢的科考隊隊員王克雄發了條消息:『結束了。』大學畢業後直接進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下簡稱水生所)的王克雄和白鰭豚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看到短信,他幾近淚下,『我意識到,我們可能真的要和白鰭豚說再見了。』
幾個月後,這個壞消息以一種更為確定的方式從英國傳來。8月8日,《獨立報》、《衛報》和BBC等媒體同時報導:中國長江白鰭豚已經滅絕,認為這是第一個由人類行為導致滅絕的鯨類動物。這一結論引自英國皇家學會的同行評議期刊《Biology Letters》發表的『2006長江豚類考察』報告。之後,這次國際科考隊的負責人、報告的責任作者、水生所副所長王丁糾正說:報告並未認定白鰭豚已經滅絕,但白鰭豚確實已處於滅絕邊緣,屬『功能性滅絕』。王丁在接受《外灘畫報》採訪時強調:『這也是中方科學家的觀點。』
11天后,『好消息』傳來,一個安徽市民在歷史上白鰭豚經常出沒的長江銅陵段拍攝到白鰭豚。因為錄影非常模糊,水生所在仔細研究後並沒有得出肯定的答案。王克雄說,『這隻能說是繼2002年5月在該水域發現白鰭豚以後的又一起疑似事件。』9月中旬,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將前往銅陵,和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聯合搜尋白鰭豚。
淇淇之死
一切還得從淇淇說起。淇淇是一頭雄性的白鰭豚。1980年1月12日,在洞庭湖口被漁民誤捕時只有兩歲。它的脖子上至死都有被大鐵鉤子鉤上岸時留下的兩個深深的大洞。離開長江後,淇淇住進了水生所為它建的一個大水池子里──後來這裡被戲稱為『白公館』,成為世界上第一頭人工飼養的白鰭豚。美國動物保護學家亨利說:『我有幸成為看過淇淇的幾個外國人之一。它為我們聯繫起一個正在消失的世界。』
淇淇來得恰逢其時。1978年秋,水生所決定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白鰭豚的專門研究機構。『這算是一個政治任務。』王丁回憶。當時世界上有5種淡水豚類,只有中國的白鰭豚沒有人研究,國外專家向中國政府寫信,提出到中國來開展研究。鄧小平當即表示:既然外國人這麼積極,我們自己為什麼不研究呢?王丁當時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水生所需要人做白鰭豚聲學研究,被調了過來。『當時只有零星的資料,白鰭豚研究算得上是一片空白。』
王克雄說,有了淇淇,中國在白鰭豚的飼養學、行為學、血液學和生物聲學等諸多領域,產生了大批成果。1984年,大學畢業的王克雄進入水生所工作,負責訓練淇淇。『早期我們非常親密,幾乎大部分的時候都在一起,直到後來新的同事加入進來。』白鰭豚怕人,初到白公館時非常不安。後來工作人員給它帶來了娛樂專案。它最喜歡游泳圈和皮球,經常趴在救生圈上,或者鑽過去,還用嘴巴將它們頂出水面。王克雄到的時候,淇淇已和工作人員熟悉,『我們一進館里,它就會搖頭擺尾地游近池壁,在你的腳下不動。』
淇淇已經長大,成了一個『帥小伙子』,每年的3月到6月發情期,它將身體直立于水中,一邊搖晃腦袋,一邊發出吱吱叫聲,生殖器也伸出體外,貼著牆壁運動,樣子非常興奮。水生所開始為它尋找配偶。1986 年,水生所成功地捕捉到兩頭白鰭豚『珍珍』、『聯聯』。幾個月後,聯聯因不適應人工環境死去,與淇淇配對的珍珍也在兩年半後突然死亡,這一段姻緣最終無果。之後水生所又開展了幾次捕撈,但均失敗告終。直至2002年7月14日去世,淇淇一直孤零零的。人工繁殖白鰭豚的夢想也因此破滅。
關於淇淇的身後事也有不同意見。一種認為淇淇已經是大家的朋友,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應該把它完整地保存下來。另一種意見認為應該把它的內臟取出來研究。王克雄回憶說,淇淇的影響力太大,大家都想知道它的死因,最後決定把淇淇的內臟取出來,根據研究工作的需要用超低溫方式保存,大的器官放在福馬林里保存,身體做成了骨骼標本和皮革標本。
曾有人建議將恢復健康的淇淇放歸長江,有人甚至將白公館斥之為『監獄』。『如果了解中國白鰭豚的研究歷史,就不會如此評價了。』王克雄解釋。當年好不容易可以做白鰭豚研究,卻沒有研究物件。研究人員找到了淇淇,理所當然地將它留了下來;又為它尋找配偶,想在人工條件下繁殖白鰭豚,但這一想法最終未能如願。水生所一直很矛盾,一方面想將淇淇放歸自然,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捕到野生白鰭豚,再嘗試一次,但一次次捕撈工作都以失敗告終。此時的淇淇已經年老體衰,早已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
王丁說,淇淇的存活是一個奇蹟。它曾屢次病重,但最終都起死回生。1996年,淇淇得了嚴重的肝壞死,有一個月它什麼都不吃,工作人員買來大魚,挑出魚刺,把肉打成漿丸給它吃;去世前幾年,它消化系統虛弱,工作人員每天抽幹水,把它弄上來,替它注射生理鹽水。相比之下,它的同伴就沒那麼幸運。除了珍珍和聯聯,1981 年水生所就曾在湖南省華陽縣捕獲一隻雄性白鰭豚,取名『容容』。當時水生所沒有取暖設備,這隻瘦弱的白鰭豚在幾個月後的一次寒流來襲時活活凍死。1995年,在湖北石首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唯一一頭放養的白鰭豚僅僅存活了半年,它一心想回到長江,後來撞到保護區和長江之間的分離網上,無法逃脫,嗆水而死。
最後的搜尋
從1978年起,水生所前前後後進行過130多次大大小小的考察。第一次野外考察,王丁就看到了白鰭豚,『當時看到白鰭豚並不困難,在白鰭豚經常出沒的地方,幾乎每次都能看到白鰭豚。』王丁給出的統計資料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長江中下游尚有400多頭白鰭豚,1986年約為300頭,1990年不足200頭,1995年不足100頭。1997年11月,中國農業部和水生所聯合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白鰭豚考察,動用漁政及其他考察船52艘,考察員300余人,分成22個考察組,每組負責50到100公里長的江段或湖區,基本保証每組對所負責水域一天能完成一次來回或單向考察。考察範圍覆蓋了長江口至宜昌約1700公里的長江幹流江段、鄱陽湖和洞庭湖及其主要支流,共發現白鰭豚13頭。隨後兩年,在採用同樣方法但只考察部分主要江段的情況下,分別發現白鰭豚4頭和5頭。
時隔10年後,考察得到了最為周全的設計。來了不少大名鼎鼎的國際鯨豚類專家,美國的羅伯特皮特曼博士曾在野外觀測過70多種鯨豚類動物,日本動物學家赤松友成帶來了兩套價格不菲的『水聽器』,可以保証方圓300米內白鰭豚的聲音毫無遺漏。『眼睛看,聲音聽,雙管齊下。參與國家最多、參與人員素質最高、考察方法最先進。』王克雄如此評價。
但失望來得更大。考察前,科學家們悲觀預計白鰭豚的數量不超過50頭。事後看來,這顯然還是一個太過樂觀的預測。王克雄說,出發前,國外科學家鬥志昂揚,信心十足,而中方科學家則出言謹慎,各自心事重重,『我們對這片水域太了解了,心裡都沒底。我們從湖北一路往東走,一直沒見到白鰭豚的身影,就鼓勁說還有好幾個保護區;到銅陵已是倒數第二個保護區,仍沒看到白鰭豚的蹤影,大家還能互相鼓勁;等過了鎮江,更失望了,大家都不說話了,我們只好鼓勵說過去還有機會;可是直到漢江登陸,還是無緣一見白鰭豚。』王丁自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這一結果還是給他重重一擊。『這麼大規模的考察居然找不到白鰭豚。』另一個意外是:『江豚的數量也很少,有時候一天時間也看不到一頭江豚。』 江豚學名叫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屬『鼠海豚』類。科考隊最後統計,長江江豚的數量僅有1200-1400頭,和10年前相比,數量下降了一半。
長江環境嚴重惡化,已經不再適合白鰭豚生存了。經過鄱陽湖時,王克雄和同事數採沙船,數到1200時數不下去了。資料顯示,在鄱陽湖口,最繁忙時每半分鐘就有一艘大型運輸船進出。鑒于長江環境惡化,白鰭豚的『遷地保護』被中國學者認為是拯救的最後希望。此次考察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找到白鰭豚之後,將它們送進保護區,希望以此增加它們的數量。『很多國外專家都曾反對「遷地保護」,這次考察之後,他們同意了這一觀點。』王克雄說,『但遺憾的是,已經找不到可以遷地保護的白鰭豚了。』
『白鰭豚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鯨種。』考察結束後國外專家當場宣稱。英國期刊《Biology Letters》發表『2006長江豚類考察』報告,原標題就是這句話,只是加了一個問號。王丁始終堅持『白鰭豚滅絕』的結論缺乏科學依據。『此次考察採用的雙程截線抽樣法雖然嚴密,但方法終歸屬於抽樣,有遺漏的可能,僅憑一次考察不能簡單定論白鰭豚已經滅絕??』王丁的另外一個依據是,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定義,50年內沒有在野外觀測到任何個體才標誌著一個物種滅絕。王丁工作的重點將發生一些改變。他在發表于《自然雜誌》的《拯救最後的白鰭豚》一文中寫道:建議將目前國家和地方的白鰭豚保護區全部劃為長江豚類保護區,以同時體現長江江豚保護的重要地位。『一定要立刻開始對江豚的保護,否則江豚也是下一個白鰭豚。』王丁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