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7.02.23
陳來斌/北市(導遊)
媒體報導,學名中華白海豚的「馬祖魚」,目前剩不到二百隻的報導,筆者不禁為之慨嘆,因為牠們曾經合力驅趕鯊魚救過我。
四、五十年前,我還是初中生時,某年暑期到台灣西岸中部一處合法的海水浴場游泳。正因為在廣闊海域任我游,只知自由自在地不停變換各種泳式,樂得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忽然我看到好幾隻白海豚在我前方共游,我從當時一部以海豚為主角的美國電視影集,得知海豚是人類之友,比犬類更喜歡人類。伸手碰觸牠們只是抬頭吱吱叫,並未游離。我繼續游泳,牠們依然不停地叫,也有海豚主動頂撞我。此時我意識到可能有突然情況,停止游泳定神看看周圍。我馬上看到海豚群的外圍浮出了數隻鯊魚鰭,我驚慌地拚命游回岸邊,總算毫髮未傷。遺憾的是,救生員卻命令我不可聲張。
當年白海豚數量極多,如今剩寥寥二百隻,顯示台灣西岸海域水質已然嚴重污染。當白海豚滅絕之時,台灣海峽可能已成「死海」,表示海域污染程度極其嚴重,必須馬上改善!
2007年2月23日 星期五
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
印太洋駝海豚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的大小事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說明:
IUCN(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保育紅皮書已於2008年8月12日發布公告,將台灣的印太洋駝海豚族群列為『CR(Critically Endangered,極度瀕危)』等級。詳細資訊請見IUCN網站
文‧攝/楊世主(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
學名: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
其他俗名:中華白海豚、媽祖魚、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粉紅海豚、鎮江魚、白鯃
分類概述:
目前 Sousa 屬的分類上普遍接受有 2 種 (S. chinensis和 S. teuszii),其他型則尚在研究;最近由基因與外部形質方面研究證明應該只有一種 S. chinensis,只是具有高度的外型變異;但因分佈地區各類型的標本缺乏,無法提供研究者進行比較,因此本屬的分類情仍舊非常混亂。
註:第一具標本由羅伯•斯文豪先生于 1867 年從金門列島所收集,1870 年由威廉•弗勞爾先生發表於科學期刊,此具標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幸被銷毀。
一般特徵:
西印度洋的族群體型非常粗壯,背部中間高大隆起且座上一個彎鉤的小背鰭,因駝背的外型而得名。和此種分佈範圍東側的族群一樣,台灣海域的族群缺少隆起的駝背,背鰭也稍高稍長,胸鰭非常大,鰭端寬圓,雖然有一明顯的細長嘴吻,但是與額隆的分際線卻不像其他海豚般界線分明。
體色:
隨地理位置差異相當大。中國海域的族群會隨年齡改變體色:剛出生海豚呈暗灰色,亞成體體色為淺粉紅灰色,成年個體呈白色到明亮的粉紅色,身上出現許多程度不一的深色小斑點,集中在眼睛周圍或圍繞著頸項部位 。
最大體型:
南非海域種群的雄性比雌性稍大,但中國海域則無明顯的雌雄差異。
出生:~100 cm/20~25 kg
成年:280 cm/250~280 kg
分佈:
多發現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到溫帶、近岸較淺的海域(水深< 25 m),特別是大河河口附近,有些地區的族群會進入河流當中,不過,因為人類的海岸開發等行為,牠們的分佈範圍已被分裂縮小。在台灣海域,以前大部分發現地點和擱淺紀錄都在金門地區,自從 2002 年台灣西部中段沿海的調查之後,發現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雲林海域有一群數量瀕危的印太洋駝海豚棲居,而冬天時期也在台中海域有發現牠們,可能是長年定居在此的海豚。西岸只有三件擱淺紀錄(苗栗、台南和桃園),東岸則曾有一頭在台東富崗漁港航道停留幾個小時後離去。
※《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報告書 觀看全文
概論:
喜好淺水集河口海域,因此可幾乎確定出現在較淺的台灣海峽(台灣西岸、金門、馬祖、澎湖群島沿海也可能發現)。最近研究調查主要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與雲林近岸淺海出沒,台北、桃園、新竹、嘉義和台南沿海可能也有一些個體會去,但較不頻繁,而台東水域的發現很明顯是不尋常事件,也許是一頭迷路、生病或將死的動物。
生物資料和行為:
台灣海域駝海豚的生物資料缺乏,大部分資料來自香港所研究的中國海域族群,主要攝食沿岸、河口或底棲珊瑚礁的小型魚類,也吃食頭足類。香港海域的族群已學會跟在拖網漁船後面覓食,台灣海域並無發現這種行為。
群體大小從單隻到 25 隻不等,一般為 10 隻以下;游速緩慢,水面動作多樣,下潛時間短(不會超過 4 ~ 5 分鐘),浮出水面時嘴尖會先呈一仰角出水,再露出前額與噴氣孔。不怕船但很少船首乘浪。
影片提供/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
拍攝時間/2007年7月25日
拍攝地點/雲林縣麥寮鄉台塑六輕工業區近海
相似種:
容易與兩種瓶鼻海豚混淆,尤其是年輕體色較深的駝海豚或者在光線強烈的情況下容易誤判。體型較大的駝海豚體色較容易與瓶鼻海豚做區分,粗壯的身材(比瓶鼻海豚還粗短)、修細的嘴喙和不明顯的額隆分際線以及矮小、基部寬長的背鰭都可以協助分辨。
屍體標本:
非常新鮮的標本很容易與台灣海域所有的鯨類分辨出來。中等到嚴重腐爛的屍體標本可能會和兩種瓶鼻海豚及皺齒海豚混淆,需要進一步檢視頭骨的各項細節特徵來鑑別。
台灣海域出沒狀況:
中到高。雖然幾乎確定牠們出現在西岸較淺的水域環境,但因調查不夠完整,少數幾筆資料仍不足以代表其正確的出沒狀況,最近在西岸進行的初探調查結果,證明少見的因素是缺少海上調查與海豚數量太少所造成。主要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和雲林沿岸海域,可能偶爾出現在台北、桃園、新竹、嘉義和台南。雖然海豚全年在此,但冬天因風浪影響而難以發現牠們。
註:根據 2002 年開始進行的研究調查發現,台灣西岸的印太洋駝海豚似乎與附近海域的族群不相往來,成為一分佈受限獨立的小族群。為何會造成如此的原因不明,有可能受到當地大量網具漁業的誤捕死亡、人類開發減少棲地、河川水文改變(如控制河水流量)、污染及食物減少等問題(因為高密度商業捕魚及魚類生存環境被大量剝削)。此族群可能受到相當大的生存衝擊,除非趕快行動,大幅地降低人類行為對牠們的衝擊,否則其未來的存續將不樂觀。
特徵摘要:
背鳍/位於背部中央,較低矮但是基部較長,輕微彎勾三角形
嘴喙/中等長度,比例上較細;額隆與嘴喙的分際線不是很明顯
體色/成年個體呈明亮的白色和粉紅色,有時出現黑色斑點
行為/小群出現,游速緩慢,可發現許多水面動作,喜歡淺海、靠近岸緣及河口水域環境,很少船首乘浪
IUCN(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保育紅皮書已於2008年8月12日發布公告,將台灣的印太洋駝海豚族群列為『CR(Critically Endangered,極度瀕危)』等級。詳細資訊請見IUCN網站
印太洋駝海豚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的大小事
文‧攝/楊世主(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
學名: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
其他俗名:中華白海豚、媽祖魚、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粉紅海豚、鎮江魚、白鯃
分類概述:
目前 Sousa 屬的分類上普遍接受有 2 種 (S. chinensis和 S. teuszii),其他型則尚在研究;最近由基因與外部形質方面研究證明應該只有一種 S. chinensis,只是具有高度的外型變異;但因分佈地區各類型的標本缺乏,無法提供研究者進行比較,因此本屬的分類情仍舊非常混亂。
註:第一具標本由羅伯•斯文豪先生于 1867 年從金門列島所收集,1870 年由威廉•弗勞爾先生發表於科學期刊,此具標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幸被銷毀。
一般特徵:
西印度洋的族群體型非常粗壯,背部中間高大隆起且座上一個彎鉤的小背鰭,因駝背的外型而得名。和此種分佈範圍東側的族群一樣,台灣海域的族群缺少隆起的駝背,背鰭也稍高稍長,胸鰭非常大,鰭端寬圓,雖然有一明顯的細長嘴吻,但是與額隆的分際線卻不像其他海豚般界線分明。
體色:
隨地理位置差異相當大。中國海域的族群會隨年齡改變體色:剛出生海豚呈暗灰色,亞成體體色為淺粉紅灰色,成年個體呈白色到明亮的粉紅色,身上出現許多程度不一的深色小斑點,集中在眼睛周圍或圍繞著頸項部位 。
最大體型:
南非海域種群的雄性比雌性稍大,但中國海域則無明顯的雌雄差異。
出生:~100 cm/20~25 kg
成年:280 cm/250~280 kg
分佈:
多發現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到溫帶、近岸較淺的海域(水深< 25 m),特別是大河河口附近,有些地區的族群會進入河流當中,不過,因為人類的海岸開發等行為,牠們的分佈範圍已被分裂縮小。在台灣海域,以前大部分發現地點和擱淺紀錄都在金門地區,自從 2002 年台灣西部中段沿海的調查之後,發現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雲林海域有一群數量瀕危的印太洋駝海豚棲居,而冬天時期也在台中海域有發現牠們,可能是長年定居在此的海豚。西岸只有三件擱淺紀錄(苗栗、台南和桃園),東岸則曾有一頭在台東富崗漁港航道停留幾個小時後離去。
※《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報告書 觀看全文
概論:
喜好淺水集河口海域,因此可幾乎確定出現在較淺的台灣海峽(台灣西岸、金門、馬祖、澎湖群島沿海也可能發現)。最近研究調查主要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與雲林近岸淺海出沒,台北、桃園、新竹、嘉義和台南沿海可能也有一些個體會去,但較不頻繁,而台東水域的發現很明顯是不尋常事件,也許是一頭迷路、生病或將死的動物。
生物資料和行為:
台灣海域駝海豚的生物資料缺乏,大部分資料來自香港所研究的中國海域族群,主要攝食沿岸、河口或底棲珊瑚礁的小型魚類,也吃食頭足類。香港海域的族群已學會跟在拖網漁船後面覓食,台灣海域並無發現這種行為。
群體大小從單隻到 25 隻不等,一般為 10 隻以下;游速緩慢,水面動作多樣,下潛時間短(不會超過 4 ~ 5 分鐘),浮出水面時嘴尖會先呈一仰角出水,再露出前額與噴氣孔。不怕船但很少船首乘浪。
影片提供/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
拍攝時間/2007年7月25日
拍攝地點/雲林縣麥寮鄉台塑六輕工業區近海
相似種:
容易與兩種瓶鼻海豚混淆,尤其是年輕體色較深的駝海豚或者在光線強烈的情況下容易誤判。體型較大的駝海豚體色較容易與瓶鼻海豚做區分,粗壯的身材(比瓶鼻海豚還粗短)、修細的嘴喙和不明顯的額隆分際線以及矮小、基部寬長的背鰭都可以協助分辨。
屍體標本:
非常新鮮的標本很容易與台灣海域所有的鯨類分辨出來。中等到嚴重腐爛的屍體標本可能會和兩種瓶鼻海豚及皺齒海豚混淆,需要進一步檢視頭骨的各項細節特徵來鑑別。
台灣海域出沒狀況:
中到高。雖然幾乎確定牠們出現在西岸較淺的水域環境,但因調查不夠完整,少數幾筆資料仍不足以代表其正確的出沒狀況,最近在西岸進行的初探調查結果,證明少見的因素是缺少海上調查與海豚數量太少所造成。主要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和雲林沿岸海域,可能偶爾出現在台北、桃園、新竹、嘉義和台南。雖然海豚全年在此,但冬天因風浪影響而難以發現牠們。
註:根據 2002 年開始進行的研究調查發現,台灣西岸的印太洋駝海豚似乎與附近海域的族群不相往來,成為一分佈受限獨立的小族群。為何會造成如此的原因不明,有可能受到當地大量網具漁業的誤捕死亡、人類開發減少棲地、河川水文改變(如控制河水流量)、污染及食物減少等問題(因為高密度商業捕魚及魚類生存環境被大量剝削)。此族群可能受到相當大的生存衝擊,除非趕快行動,大幅地降低人類行為對牠們的衝擊,否則其未來的存續將不樂觀。
特徵摘要:
背鳍/位於背部中央,較低矮但是基部較長,輕微彎勾三角形
嘴喙/中等長度,比例上較細;額隆與嘴喙的分際線不是很明顯
體色/成年個體呈明亮的白色和粉紅色,有時出現黑色斑點
行為/小群出現,游速緩慢,可發現許多水面動作,喜歡淺海、靠近岸緣及河口水域環境,很少船首乘浪
訂閱:
文章 (Atom)